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儿咳嗽中医辩证论治 咳嗽是小儿肺系疾患中的一种常见病证。《幼幼集成·咳嗽证治》 指出:“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 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说明咳嗽是一个证候, 但咳和嗽在含义上是不同的,而两者又多并见,故多合称“咳嗽”。 小儿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临床所见,外感咳嗽多于 内伤咳嗽。此外,古代文献中尚有“百啐嗽”的记载,这是指乳儿在 生后百日以内的咳嗽,亦称“乳嗽”或“胎嗽”。 西医学认为咳嗽是为了排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而发生的一种身 体防御反射动作。一般咳嗽多先有短促的深吸气,继而声门迅速关闭, 同时呼吸肌、肋间肌、横膈肌剧烈收缩,使胸内压力升高,最后声门 突然开启,肺内被压空气和分泌液随之咳出,即成咳嗽。本篇所论咳 嗽主要指西医学支气管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冬春为多,在季节变换及气候骤变 时更易发病。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其中3岁以内的婴幼儿为多见, 年龄愈小,症状也多愈重。由于小儿肺脏娇嫩,卫外机能未固,外感 时邪每易犯肺,使肺气失于清肃,而发生咳嗽。 本病一般预后较好,若治疗不当,调护失宜,则反复迁延,若因 邪未去而进一步发展,病情随之加重,可转为肺炎喘嗽。 早在《内经》一书中,有关咳嗽的病因已有论述,并指出咳嗽的 病变在肺而涉及五脏六腑。《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论述痰饮可引起 咳嗽,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其中有不少方 剂如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至 今仍为治疗咳嗽的常用方。《小儿药证直诀》将咳嗽分为“肺盛”和 “肺虚”两类,认识到肺与痰关系之密切,并总结了治咳大法,即 “盛则下之,久则补之,更量虚实,以意增损”的治疗原则。《素问 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对咳嗽的治疗提出:“咳嗽者,治痰为先, 治痰者,下气为上,是以南星半夏胜其痰而咳嗽自愈,枳壳陈皮利其 气而痰自下。”《幼科金针》指出小儿咳嗽的转归,并在治疗方面提 出了“风则散之”的法则。《景岳全书》把咳嗽明确地分为外感内伤 两大类。《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将小儿咳嗽分为风寒咳嗽、火热 咳嗽、食积咳嗽等。 现代对小儿咳嗽的研究不断深入,在临床方面从中医传统的辨证 论治到辨病治疗及病与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均有涉及。在方药运用上, 由古方加减到自拟验方的推陈出新,以及在辨证基础上结合胸部X线 和肺功能的检测与辨病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疗效。在实验研究方面, 制造了咳嗽的动物模型,应用化学刺激、机械刺激、电刺激等引咳法 制造动物咳嗽模型。明确了镇咳新药研究的指导原则,提出了药效综 合研究要求,经药理研究证明一批有镇咳作用的中药饮片,并进行了 中医镇咳成分药理研究。给治疗咳嗽药物的筛选、应用及剂型改革提 供了理论基础。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小儿咳嗽的病因分为外感、内伤及内外合邪三个方面。 1.外感病因外感风邪犯肺,寒、暑、燥、湿皆可并之。春令多 风,其袭于人者,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侵,肺卫受邪,肺失清 肃而发为咳嗽。小儿寒温不知自调,若冬令严寒,衣被太薄,或单衣 露宿,将息失慎,寒邪束于肌表,则内犯于肺,致肺气不宣,而发咳 嗽。夏令酷热炎暑盛行,火气炎上。若小儿嬉戏于烈日之下,感受其 邪,伤津耗气,火热刑金,致热邪迫肺,津伤肺燥,肃降无权,气逆 而咳。时值长夏,湿热熏蒸,水气上腾,若小儿玩弄戏水,坐卧湿地, 或雨露沾衣,则外伤于湿而内困于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 停滞,凝聚为痰,上阻肺道,发为咳嗽。小儿肺脏娇嫩,喜清肃濡润, 既不耐热,更不耐燥,燥邪犯肺,伤肺灼津,津伤液耗,肺伤气逆, 肃降无权,发为干咳。 2.内伤病因小儿脾虚生痰,上贮于肺,致肺之清肃失司而发为 咳嗽。小儿乎素嗜食香燥炙博诸物,久之势必香燥走串耗津,劫液, 致脾胃之阴液受伤,肺津不能自润而发干咳。患儿素体虚弱,肺气不 足,或它脏之病,均可影响及肺而发为咳嗽。现代研究证明,呼吸道 感染是引起小儿咳嗽的重要因素。小儿呼吸道血管丰富,气管、支气 管的内径狭窄,粘膜柔嫩,容易发生感染,故为小儿咳嗽最多见的原 因。如细菌性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慢性咽炎、咽壁脓 肿、喉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等)。此外,尚有因霉菌性感染, 包括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及其它真菌引起的咳嗽。 二、病理 1.病变主要部位在肺,其次在脾、肾,肺主气,司呼吸,上连 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其贯百脉而通它脏。 其体属金,畏火恶寒,喜润恶燥,谓之“娇脏”。凡外感或内伤等诸 因所致肺气宣降失调,均可产生咳嗽。《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 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小儿咳嗽不离乎肺,但又常和脾肾相关。小 儿脾胃薄弱,易为乳食生冷积热所伤,致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 微,反而酿成痰浊,上贮于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