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双减”背景下的“非遗进校园”路径研究与实 践 作者:*** 来源:《科技风》2022年第06期 曾几何时,困扰了太多的中国家长的“三点半难题”,一度成为社会焦点。“三点半”放学的 初衷本是为了“减负”,但在“中国父母大多数为双职工”的背景下,却产生了“孩子放学三点 半,家长下班五六点”的时间差。2021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接下来,国务院教育督导 委员会办公室又印发通知,将对各省市“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通报重点包括学 科类培训机构压减、违规培训广告查处和群众举报问题线索核查等情况。 政策指出,为切实减轻学习负担,由学校提供“课后服务”,并对课后服务内容作了具体规 定:“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不得 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 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请退休教 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 “双减”政策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彰显的是国家集全 社会之力实现教育公平的信心和决心。发挥主导作用,统筹教育资源,创设和谐环境,引导全 社会共同担负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也成为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首要职责。如此的政策规定, 为“非遗”科学化、系统化、持久化地“进校园”提供了良好契机。 一、“非遗进校园”的法理政策依据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法国巴黎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 出了非遗保护的具体思路与做法——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 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 育)和振兴。“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阐明了非遗保护“进校园”的应有之义。 2011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 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各级各类现代学校教 育都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提升到国家意 志层面,体现为全民责任。2014年3月21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河北省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化教育等部门应当鼓 励、支持有关公共教育机构或者其他组织,根据其学术研究、教学等方面的专长、优势,设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或者课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传播基地;第二十八条规 定,学校应该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高学生保护和传 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至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实践中,“进入校园”已经成为一种更常见的做法和更常见 的词汇。这种做法在工作方向上的正确性和宣传口径上的相关性是非常值得倡导的。 二、“非遗进校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年20来,在市文广旅局的领导下,通过抢救扶持、保存复原、宣传推广等措施,廊坊市 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截至目前,入选国家非遗名录22项,河北省非遗名 录115项,廊坊市非遗名录377项。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名,省级58名,非遗资源全 省排名第二,属于典型的“地域小市,文化大市”。 廊坊非遗志愿者团队在对市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宣传的同时, 也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进校园”的探索。自2011年开始,先后130次组织各级传承人,在市 文广旅局的支持下,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从城市到乡村,几十所学校参与,受益几万 学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舆论和理念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 然而,这种围绕非遗宣传保护的“进校园”的实践活动,由于一些限制性因素,仍存在着难 以尽如人意的缺憾。 (一)活动的方式单一 目前“进校园”主要是通过表演和展示的形式,向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介绍一些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项目,而没有进入更深更广的文化传承领域,从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再到学术交流。 活动的“运动性”色彩。活动的开展,有时是為了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的宣传,缺乏常 态化、科学化、体系化。 (二)组织者教育背景的缺乏 非遗项目的展演,虽然能够让参与者走近并了解非遗,进而实现“文化自信”的部分功能, 但由于活动的组织者主要是志愿者和传承人,“进校园”的受众又是判断力及价值观还未完全成 型的学生,教育背景的缺乏,使组织者无法做到对“非遗”项目的“有效剪裁”,无法充分完成通 过“非遗”服务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