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意义及其治疗方法(全文) 摘要: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研究屡见不鲜。探讨了颈动脉粥 样斑块的意义及其治法。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斑块;临床意义;治疗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人们已 逐渐认识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窗口。随 着超声仪器的先进化,高频探头的不断改善,血管组织的分辨力在逐步 提高。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容易被体表超声检测,因此是超声检测体表 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部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 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和斑块的稳定性,对预 测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已成为许多临床实验的主要观察指标。 1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意义 通过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客观地估计以AS为病理基础的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及治疗效果。段军[1]等利用无创高分辨率二维 超声比较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2003年欧 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将颈动脉确定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 情况,探讨了IMT增厚及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发现, 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的颈动脉壁IMT增厚及粥样斑块的发生明显高于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且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变的加重,其颈动脉IM T增厚及粥样斑块的发生明显增加。说明颈动脉IMT增厚与冠心病有 一定的相关性,可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来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姚伟东[2] 等对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IMT以及 观察粥样斑块发生率情况,也证实了颈动脉IMT增厚、粥样斑块与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预测冠心病的 存在。章萍[3]等对3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同时做颈动脉超声检查, 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颈动脉超声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颈动脉粥样 斑块形成者与正常者冠脉造影阳性率分别为74%和25%(P<0. 01),双侧和单侧颈动脉斑块形成者冠脉造影阳性率分别为92%和 20%(P<0.05)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诊, 断价值分别为81%、67%和74%,说明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有 较高的预测价值,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较单测者预测性更高。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有密切关系。刘亚平[4]等采 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21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梗死 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IMT,斑块的部位、大小及数目,动脉狭窄程度以及 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并与124例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进 行比较,结果显示,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72. 8%,显著高于对照组25%(P<0.01)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 生在脑梗死病灶的同侧,占85%,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居多,占58. 4%。说明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防止斑块的形 成对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之,颈动脉粥样斑块为早 期药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减少急性冠脉事件和脑卒中的发病率提 供了确实可靠的依据。 颈动脉IMT还可用来推测高血压病患者全身AS的程度,预测 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及转归。国外报道,颈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高血压 病的死亡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5]。欧洲高血压指南的最大特点是对 高危因素的分层,建议在分析心血管事件时,既要分析终末终点也要分析 中间终点。重要的中间终点包括颈动脉IMT增厚或粥样斑块形成、冠 状动脉病变、左室肥厚、蛋白尿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其中,谈到 /最近的研究显示,有心赃或血管损害者应划入高危组的高血压患者,如 果不用心血管超声检测左心室肥厚或血管(颈动脉)壁增厚或斑块,那么, 至少有50%的人可能会被错误地划入低危或中危组。 2药物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治疗 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快速增进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损伤部位炎症 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血小板血栓形成等作用[6]。刘茜[7] 对80例患者行辛伐他汀治疗后,其TC、TG、LDL-C下降,HDL- C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薄,斑块缩小,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脂质代谢失常密 切相关,其主要病变是动脉壁出现粥样斑块。辛伐他汀可降低总胆固醇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加速动脉粥样斑 块的消退,减少了新的病变和新的完全性闭[8]。胡大一[9]认为,氨氯 地平对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作用,吴宣[10]等证实氯沙坦可 能对AS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但其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尚有待进一步研 究。中国专家目前已达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