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变函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数学系基础课,为数学系本科学生所必修,也是微积分的进 一步深化,这部分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数学分支如泛函分析,函数 论,微分方程,概率论和科学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它是一学期课程,学时数的安排为:一学期68=174课时,其中习题 课17课时。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变函数这一学科的学习,应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测度与积分这个 基本的数学工具,特别是极限与积分顺序的交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 集的分析方法。 通过这门学科的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的培养。在某些与中学教材相关的教学内容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 的同时要加深对相关的中学教材的内容及背景的理解,使他们在今后的教 学实践能用较高的观点处理中学教材。为培养成人师范学生较强的教学能 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先行或后继课程: 实变函数是第五学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发展 而成,同时本课程又用到了高等代数和解几何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它的后 继课程课有概率统计、泛函分析、点集拓扑等。 4、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节目录第一节.集合与子集合第二节.集合的运算第三节.映射与基数 第一章第四节.Rn中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某点集的极限点集合n与点集第 五节.R中基本点集:闭集、开集、Borel集、Cantor集第六节.某连续 变换与可测集习题课第二章第一节.点集的Lebegue外测度课时分配 11421341(选学)415110 Lebegue第二节.可测集与测度441112测度第三节.可测集与Borel 集的关系第四节.正测度与矩体的关系第五节.不可测集第六节.某连续 变换与可测集习题课第一节.可测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484462462416第 三章第二节.可测函数列的收敛可测函数第三节.可测函数与连续函数的 关系习题课第一节.非负可测函数的积分第二节.一般可测函数的积分第 四章Lebegue第三节.可积函数与连续函的性质第四节.Lebegue积分与 Riemann积分的性质第五节.重积分与累次积分的关系习题课总课时数积 分685、使用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周民强编著 《实变函数论》。 6、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可选择采用两种方案讲授,其一是直接建立一般的测度和积分 理论,以 Lebegue测度与积分作为特例;其二是着重介绍Lebegue测度和积分 理论,而后简 述一般测度论的结果,并引导有兴趣的学生自行深入讨论。 111 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并开阔思 路。 7、考核方式:闭卷笔试。8、主要参考书目: 《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夏道行,严绍宗等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实变函数》,将泽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变函数论》,曹广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二、本课程内容: 第一章集合与点集 第一节(1课时)集合与子集合 1、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集合的概念,分清集合的元与集合的归属 关系,集与集之间的包含关系的区别。 2、教学要点与知识点:集合的元素、集合的表示;集合的包含与相 等;空集;子集,真子集。介绍近代数学的基础-集合与映射等有关概念。 3、教学重点与难点:近代数学的基础-集合与映射等有关概念。第二 节(1课时)集合的运算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集之间的交、差、余运算。掌握集列的上、 下限集的概念及其交并表示。 2、教学要点:集合的并、交、补、差、余运算;集合列的上极限集、 下极限集。3、教学知识点:集合的基本运算及集合列的上、下极限集、 域的概念。理解集列的收敛、单调集列的概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集合的基本运算及集合列的上、下极限集第三 节(4课时)映射与基数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映射,两集合对等及集合基数等概念。理解伯恩斯坦定理, 能利用定义及伯恩斯坦定理证明两集合对等。理解可数集,不可数集的意 义,掌握可数集、基数为C的集合的性质,理解不存在最大基数的定理的 意义。2、教学知识点: 映射与一一映射、对等、Berntein定理;n维空间中开集的构造;可 数集的性质;常见的一些可数集,连续基数集合的基数的性质(无最大基 数定理)。 112 建议课时安排(13学时) 3、教学要点:集合势的概念、Berntein定理;单调集列的收敛性。 4、重点与难点:Berntein定理及应用 第四节(2课时)R中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某点集的极限点 1、教学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Rn中点集,区间,领域与点之间的距 离、了解点集收敛、极限等概念。理解n维欧氏空间中极限概念主要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