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实施与研究结题报告 立足学科融合,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施与研究》 结题报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 种新型的课程,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 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 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 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 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一,学科领域的 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 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 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学科教学 打通进行。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实践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融合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施与研究》 课题负责人:@ 2013年4月,我们的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实 施与研究》接受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的立 项批复,对该课题进行了研究,现就该课题立项以来所进行的研究工 作进行回顾,力求在总结、反思中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完满 完成结题工作。 一、课题的提出: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 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 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 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综合 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密切联 系: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他各种课程为基础,各类学科取向 的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和理性准备,学生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学科领域的知识也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 组与提升。第二,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为学科知识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而 且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获得的知识以及问题解决的基本能力又 促进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知识的融合;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 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 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中,各门学科课程都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 来学习,通过生活来学习。各学科都设计了实践性“学习领域”或者 “学习单元”,如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或“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数学则注重引导学生“学生活的数学”,美术学科 则设计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学科的综合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已成为现今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实践活动必须与课堂教 学紧密结合起来,但是,如从单一的某一学科课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因此,我们尝试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之间寻找平衡点,站在学校层面,尝 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进行内容、方法、资源、培训等方 面的融合。 从狭义上讲,课程融合就是将两种学科、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 一堂课中进行教学。要按学生的心理需求、兴趣、好奇心等来编制教 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个性发展。它对教师、学生、教学本 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这种要求并非面向知识,而是强调把 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 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为此,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课 程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两大亮点,也是中小学实施新课程 中遇到的的两大难点问题。 它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由于国家没有编教材,也没有发课 程标准,只有指导纲要,这就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能由学校根 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利用当地的社区资源进行自主开发。如今虽然各 式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或者称活动手册、实施指南)纷纷出台, 但由于课程自身的特点,既要兼顾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因地制宜,更 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只能借鉴各种教材的组织方式、策略, 开发出体现地域特色、结合学校传统和优势,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 二、课题目的、意义: 1、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其他学科课程融合的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 必然趋势和时代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人 们不但具备大量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 精神,同时要有“会认知、会做事、会共处、会生存”等基本素质。 正是基于这样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