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在处理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时摘要:本文论述了课程本土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从课程目标的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国际化、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三个方面考察了课程国际化的涵义,指出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具有辨证统一的关系。关键词:高校;课程国际化;课程本土化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24-03当前,无论是作为一种理念还是一种实践,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都受到普遍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论。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的,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性。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多数院校无论是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还是在具体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虽然也注重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但割裂了二者联系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既不符合高校课程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一、课程本土化有关“本土化”问题的研究及其话语的使用,在我国与“现代化”一词的由来一样长久,是起源于新文化对旧文化冲击的注意和思考。只不过现代化相对于传统而言,本土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论。从晚清到“五四”,当西方文化、苏俄文化在上世纪初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的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力倡中国走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也关注着如何借鉴、吸收西方文化,将其融汇到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在如何协调“西潮”与“古学”之间的缝隙与张力时,则提出了“中国化”问题,也间或有“本土化”的提法。[1]由此可见,本土化是外来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相互沟通、融合的过程;是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改变自己的初始形态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过程;也是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因此,本土化是传统文化结合外来文化而迈向现代化的中介与桥梁。在近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学领域进行了通过本土化研究而迈上学科现代化的探索之路,这些探索为今日课程本土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碰撞而导致的教育本土化研究可追溯到洋务运动与我国近代课程的萌芽时期。由于两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清政府为了求强求富、抵御外患,产生了洋务派,出现了洋务运动。在教育领域出现了洋务教育,洋务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封建旧式教育,在内容上增加了西文(外国语言文学)和西艺(西方一些科学知识)课程。这样,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原有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外,增加了外国语和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概括地说,也就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迈出了课程本土化研究的第一步。这种“中体西用”的课程设置,是我国学校课程近代化的第一个里程碑,对后来学校教育的课程极有影响。[2]教育本土化研究与实施的第二个阶段便在维新运动与我国近代课程的雏形中确立。维新运动在教育方面的主流便是废八股、变科举、改书院、兴学堂。最终导致了近代教育(包括近代学制和近代课程)在我国的确立。[3]维新派的主导思想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并倡导我国学堂的课程改革应效仿日、美的模式。可见维新派在教育本土化的探索上比洋务派更激进,更西化,但仍不可避免地要兼顾“中学”。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教育领域里,新学与旧学、西学与中学之争,持续了几十年都没有真正地被解决。作为本土化的过程必然伴随并顾及两种文化思想体系。近代中国的西学(新学)课程是从西方搬来的,它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还缺少生根的土壤培植,因此也为后人对教育的本土化进一步的探究留下了艰巨的任务。“五四”时期,教育领域里掀起了倡导实用、科学,积极学习、引进西方的近代教育热潮。“五四”运动以后,西方教育思想被大量地介绍到中国,而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诸多教育活动的开展,实际又构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3]其主题和核心,即是科学和民主,矛头直指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这一时期的教育,首先是教育与救国联系在一起,出现了较有影响的平民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等等。接着,中国国内一大批资产阶级教育家和爱国知识分子,从教育救国的立场出发,以西方的教育理论为武器,对教育的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各种教育实验纷纷在农村出现。以“五四”运动为先导,上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改革与实验,在课程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如果说从晚清到“五四”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时期,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与探索又使中国教育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以“教育学”这门探究教育现象及规律的学科而言,“中国化”的历程从“苏联化”到“多元化”再到“中国化”的近半个世纪发展道路和剪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领域的新探索。[4]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教育领域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和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