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就业能力培养谈高校通识课教学改革:高校邦通识课摘要:就业能力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因素,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基础性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通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结合高校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重点阐述高校通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积极探寻解决途径。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就业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就业难”日渐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各种就业矛盾重叠和共生造成的社会现象。其中,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不能匹配是最主要的就业矛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解决“就业难”的关键途径。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着基础性作用。高校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渐趋合理化、规范化,但综合素质低下仍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识教育效果并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通识课教学存在一定问题,本文拟分析通识课教学现状,探讨改进方法和思路。一、通识教育对提升就业能力的积极作用苏宁电器董事长、政协委员张近东指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根源之一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尚显不足,在就业时候出现了一些的素质上的不足,高学历没有同高素质等价起来。”[1]可见,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因素,主要体现在全面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责任心、事业心等方面。1.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的知识素质。知识素质是指个体具有的知识结构状况和掌握的知识量的状况。知识素质的内容包括两部分,即专业知识素质和相关知识素质。专业知识素质通过专业教育获得,而相关的知识素质则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获得。高校通过开设通识必修课、选修课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涵盖文、史、哲等人文科学,以及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健全大学生知识结构,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2.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季羡林先生指出:不管你探究的范围多么狭窄,多么专业,只有在知识广博的基础上,你的眼光才能放远,你的研究才能深入。到了21世纪,边缘学科在增加,文科和理科的渗透能不能达到?真要创新,应该从这地方创起。[2]文理知识的融通,会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特的创见,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是其实现文理知识融合、构建创新能力基础的重要途径。3.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通识教育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重视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往往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同时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及丰富的内心世界。总之,合理的通识教育安排具有培养人良好的集体意识、社会责任和沟通能力,关心社会,适应社会,正确地把握人生的功能。4.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识教育通过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的统整学习,使大学生文理科学知识融通、社交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判断能力,更好地培养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智力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二、通识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解析1.学生对通识课重视不够,通识课学习有边缘化倾向,削弱教师教学动力。“专业化”成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学生的成功之路往往在于选择一种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所以,当今大学生总是很关注专业选择及与专业有关的职业技能的养成,过分重视专业课程学习,从而容易从思想上忽视可以健全知识结构,拓宽视野、激发创新能力的通识课学习。另外,通识课往往采用的是考查考核的方式,也缺乏激发学生学习的制度激励机制。学生以完成任务、凑学分的态度修学通识课,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看与课程无关的书、小声说话,甚至很多学生逃课,通识课被许多学生边缘化在学习内容之外。学生的学习态度也直接影响老师授课情绪,从而使通识课教学水平提高缺乏动力。2.学校对通识教学重视不够,通识课教学课程开设较随意,缺乏监管机制。在传统观念中,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随着社会进步,大众化教育进程加速,提升人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受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并推行,但往往很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只是形式上的,与专业教育相比,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课程设置也没有经过严格审慎的考证。主要体现在:①课程设置和内容不合理。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过多,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差,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是把某些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