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MERGEFORMAT3页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途径作者:唐妮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年第一期“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除了让学生获得必备的语文能力和知识外,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兴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这说明语文教育具有多重功能和综合性质。然而,当前语文教学的评价片面强调听、说、读、写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即“工具性”一面而忽视人文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具体体现为美育教育。这就形成教学不和谐、不完善的局面,导致学生能力的欠缺、人格的不完善和智力结构与情感的不协调后果。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注意美(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美“凡音者,生人心者也”,“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可见音乐和图画对人的情感影响强烈。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非常重要。它综合地利用声音、图画、文字、表格等媒介进行教学,形象直观,能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教学氛围,扫除课堂的沉闷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荷塘月色》可随着《春江花月夜》柔和的乐曲播放朱自清游荷塘的情景和文字。学生伴着音乐,看着图画,跟随作者,沿着“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在荷塘岸边“踱着”,不停地变换角度,调动着听觉、视觉、触觉活动,调动感知、理解、想象等心理因素,进入美的境界:“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零星的荷花”、“脉脉的流水”、“流水一般”的月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以及荷塘四周的“烟雾”似的柳色,远山的“大意”,树缝里漏着的“一两点灯光”……将荷塘的月色美一层一层地向学生展开。音乐图画与文字相得益彰,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学生随着音乐、行文和作者的情感,将作品中的表现因素充分发挥。(二)设置问题创设情景美课堂教学设置场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重要。教师应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例如教授鲁迅的《社戏》,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月夜航船、归来煮豆的画面,然后质疑: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这些,其根本目的何在?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积极地调动起来,很快地挖出美的内涵:反映了作者对农村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是对淳朴无私、聪明能干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和赞美。二、教会学生欣赏美(一)开展美读欣赏美什么是美读,叶圣陶先生把所有情感的朗读称为“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而语文教学本身又是“一个从语言文字人手把握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再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到深入领会语言文学技巧的过程”。可见朗读是学生欣赏美的第一步。朱自清先生也曾说:“吟诵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例如教学《听潮》一文时,可以朗诵为切入点再现大海的美。海睡、海醒、海怒的过程极富音乐美,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强调音量、语速、情势的变化,使学生沉醉在美的欣赏的快乐中。(二)展开想象欣赏美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寂然凝思,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突出了想象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审美对象(课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道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补充、再现和丰富作品中的形象。审美想象实际上是一种立足现实,又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这个过程也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动态,化虚幻为实物、化无声为有声,塑造鲜明生动的审美意象的过程。如郁达大的《故都的秋》,如何让学生去体味旧北平那种清、静,又稍带点儿悲凉的独特之美呢?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脑海中“放电影”。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五幅秋景图:寂寥的秋晨、细密的秋蕊、落寞的秋蝉、冷清的秋雨、萧瑟的秋树,不妨将这五幅图用“蒙太奇”的手法在脑中剪辑起来,以领会郁达夫所营造的独特意境。(三)欣赏美的结构美学家休谟认为,合理的秩序和结构是一种美,因为“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语文教材所呈现的结构美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像众星捧月,如刘鄂的《明湖居听书》;有的正反对比,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是以虚衬实,如杨朔的《海市》;有的以实衬虚,如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有的鸟瞰全景,如徐迟的《黄山记》;有的如波浪跳跃,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这些美妙缜密的结构能让学生获得极大的美感。(四)欣赏美的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美丽的风景、美好的情愫、美妙的人生、美满的生活在文学作品中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或表现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凭借丰富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听描绘的美的情境之中并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教育。如“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含蓄幽默美;词约而意丰的凝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