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意见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管事业单位,在津上级管理单位及中渝企事业单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民生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的重要基础,是政府优先保障的战略性任务。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渝府发〔2012〕42号)精神,为推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围绕义务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试点争取成为重庆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县,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的原则,确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镇(街)10个,中小学校40所,鼓励镇(街)和学校先行先试。通过3-5年的试点,力争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关键环节、条件保障等方面形成突破和创新,为全区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二、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到2015年,在旧城改造、滨江新城建设等区域内,新建、改扩建小学5所、初中5所,满足新增人口子女的入学需求。通过新增校点、学校扩容等方式,确保每所学校保持适宜的办学规模和班级规模,用2-3年时间解决好“大班额”问题。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加强乡镇中心校建设,办好必须保留的村小。完善5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套功能。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覆盖面达到100%。建设好音乐、美术、体育、卫生、综合实践(劳技)、科技等六大功能室,重点为农村学校配齐配足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和计算机。根据《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加快改造未达到办学条件基本标准的学校,到“十二五”末,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三、统一城乡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区域内城乡学校干部教师交流面达到15%以上统一城乡学校教师编制标准,逐步为农村中小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紧缺学科教师。按照编制标准为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生活管理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打造市级示范性教师培训基地。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别是艺体学科教师培训,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每5年实施360学时的岗位培训,构建农村高素质教师梯队。“十二五”期间,农村骨干教师比例比“十一五”提高10%以上。建立学校干部教师互动交流制度,“十二五”期间,区域内城乡校长和教师交流面达到15%以上。统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务序列。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以及参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积极推进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提高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补贴标准。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质量标准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落实课程计划,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公共教育资源,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区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独立的体育艺术管理机构,积极开展体艺、科技“2+2”项目活动,创建体育、艺术、科技特色学校100所。中小学每天下午课后安排1节课程辅助活动课,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及实践活动。开展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技能。建好“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库”,免费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开放。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文化建设和常规管理,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质量监测。组织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进行业务指导,努力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五、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免试入学,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根据学生分布状况,合理确定、及时调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和范围,并向社会公布。鼓励办好一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满足人民群众子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全部分配到相应区域内初中学校,促进城乡初中均衡发展。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违规跨范围招生,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收取择校费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费。在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同时,引导家长树立“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不盲目择校。六、培养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全面推行“4+1”教育模式。多形式建设公益性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机构,积极争取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村(社)留守儿童之家,解决留守儿童课外、校外管理难问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切实保障有合法工作、合法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应读就读。根据重庆市相关规定,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