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与地坛》导学案编者:符小辉审阅:戴卫【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2.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教学重点】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资料链接】史铁生(1951-),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已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我的丁一之旅》等。【阅读导航】一、有效积累1、识记字音宿()命坍()圮()玉砌()雕栏亘()古不变撅()捋蝉蜕()窸窸()窣窣()嘈()杂熨()帖猝()然倔()强隽()永恪()守焦灼()2、成语失魂落魄:声名狼藉:二、思考探究(一)整体感知: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3、文章共几个部分?总体上看,各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及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二)精读精研1、作者来到古园,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为什么这么说?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7、为什么要“独自”去?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用课文的原文回答。8、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9、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10、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11、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答。12、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13、如何理解“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一句的含义?(三)合作探究:1、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2、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景物描写部分,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3、讨论概括母亲的形象(四)、艺术鉴赏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质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