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课程代码:AAD00914学时分配:72学时=64学时(理论)+8学时(实验)赋予学分:4学分先修课程:《电路分析》、《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后续课程:《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本任务使学生牢固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理解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的基本内容、性质,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方法(时域法、频域法、z域法、s域法、状态变量法),特别要注意建立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以及系统函数的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相关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教学目的与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建立起有关“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通信、信息处理等方面有关研究工作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各种分析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四、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绪论(6学时)教学内容:1、信号与系统2、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示例3、信号的运算4、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5、信号的分解6、系统模型及其分类7、线性时不变系统8、系统分析方法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8学时)教学内容:1/161、引言2、微分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3、起始点的跳变——从0-到0+状态的转换2/164、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5、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6、卷积7、卷积的性质第三章傅里叶变换(12学时)教学内容:1、引言2、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3、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4、傅里叶变换5、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6、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里叶变换7、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8、卷积特性(卷积定理)9、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10、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11、抽样定理第四章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0学时)教学内容:1、引言2、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3、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4、拉普拉斯逆变换5、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电路、s域元件模型6、系统函数(网络函数)H(s)7、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时域特性8、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频响特性9、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10、线性系统的稳定性11、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第五章傅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滤波、调制与抽样(4学时)教学内容:1、引言2、利用系统函数求响应3、无失真传输4、理想低通滤波器5、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佩利—维纳准则6、带通滤波系统的运用7、从抽样信号恢复连续时间信号第六章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8学时)教学内容:1、引言2、离散时间信号——序列3、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4、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5、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单位冲激)响应6、卷积(卷积和)第七章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10学时)教学内容:1、引言2、z变换定义、典型序列的z变换3、z变换的收敛域4、逆z变换5、z变换的基本性质6、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7、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8、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9、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第八章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6学时)教学内容:1、引言2、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3、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4、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5、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6、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7、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五、教学设备与设施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六、课程考核与评估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学生修完本课程参加期末考试,其成绩的评定方法为: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60%。七、附录教材: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二版。参考文献目录:[1]SolimanSamirS,etal.ContinuousandDiscreteSignalsandSystems.2nd.ed.Prentice-Hall,Inc.,1998.[2]B.P.,Lathi.SignalProcessingandLinearSystem.Berkeley-CambridgePress,1998.[3]刘泉等.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吴湘淇等.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上、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5]管致中,夏恭恪,孟桥.信号与线性系统.(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A.V.Oppenheim.SignalsandSystems.影印本(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