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舰船电力推进系统需求及舰船电力推进系统市场规模趋势[图]国家在舰船电力推进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国内各科研院所及高校如中船重工712所、海军工程大学等均在电力推进相关领域进行了技术攻关。其中,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院士团队首创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实现了我国舰船动力从落后到领先国外的跨越;中船重工712所先后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压兆瓦级电力推进系统及核心设备、国内第一套中压3MW级电力推进系统及核心设备以及10MW船用电力推进系统及关键设备。HYPERLINK"http://www.chyxx.com/research/202001/830430.html"\h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舰船电力推进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2018年我国船舰电力推进系统专利申请数为近年来的峰值,2019年上半年申请数61件,同比上年度有所下降。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无论主要的电力电子器件,还是移相变压器、变频器、推进电机,国内厂家都可以研制生产。第3代电力电子器件IGBT(变频器中的重要器件)及其应用产品已实现国产化,2014年国内首条203.2mm(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在中国南车株洲分析所正式下线投产,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同功率等级的国产移相变压器、变频器和推进电机已在多型船的推进装置上应用,性能稳定可靠,维护保养方便,性价比明显超过进口设备。从需求端来看,目前海洋工程船是采用电力推进系统较为广泛。随着海洋工业的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采进入更深的水域,船只需准确地保持在井口上方或靠近固定平台的位置,因此依赖电力推进的动力定位(DP)控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这促进了采用电力推进的海洋工程船的数量增长。舰载高能武器电力需求将与推进电力需求不相上下,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提供强力牵引。尽管当前水面舰船的总功率达到了数十兆瓦,但现役的多数舰船采用传统的机械推进方式,约占80%的原动机(主机)功率用来通过减速齿轮箱带动螺旋桨推进舰船航行,另外约占20%的原动机(辅机)功率用来发电,供给全舰的日常用电及舰载设备用电,仅有小部分的能量用于武器和探测设备。这种状况无法满足未来新概念高能武器的发展要求,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等高能武器为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提供了强力牵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我国海军战略将逐渐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是舰船动力平台的第三次革命,是未来中国海军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动力驱动系统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常规潜艇、核潜艇等水下舰艇已经初步实现了电力驱动;未来将重点突破护卫舰、驱逐舰等大型水面舰艇及其他军辅船的动力驱动能力。随着新型感应推进电机和新型变频器等核心技术的突破,电力推进子系统的理论分析、样机制造、系统集成以及功能试验考核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完成,我国全电化舰船技术能够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研制水平,未来舰船用综合电力系统将在海军舰艇领域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体来看,我国船舰电力推进系统市场发展还是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军用领域持续发展,而在民用领域,也开始逐渐有越来越多的船只采用电力推进系统,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762.3亿元,同比上涨4.3%,预计到2019年,行业规模将达到797.6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目前国内生产的电力推进船舶在发展初期多采用国外厂商生产的推进系统,2008-2011年,国外厂商市占率达到了85%以上。随着我国相关领域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电推系统制造厂商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2018年国外厂商生产的产品市占率仅为25%,预计未来几年国产化率还会持续增长。从国内竞争格局来看,由于电力推进技术壁垒较高,市场呈现垄断局面,目前国内的电推制造企业主要有中国动力和湘电股份,其中,中国动力旗下长海电推依托712所的技术优势,提供电力推进整体系统(除原动机),国内的市场份额在60%左右。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市场上,中国动力依托712所的研发技术优势,占了绝对的市场领先地位,此外湘电股份也有相当不错的市场份额,两大企业联手占据了市场前二的位置,且把其他企业逐渐甩开差距。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从区域来看,我国的舰船电力推进系统民用领域应用较少,主要应用实例有:国内首艘电力推进清扫船“世纪之光”号、首艘电力推进游览船“黄埔”号、首艘千吨级小水面线双体船“北调991号水声测量船”,舰船电力推进系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我国舰船电力推进系统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如下,其中,华东地区占比86%,华中占比10%,东北地区占比4%。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