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三、学校试点工作方案介绍三、学校试点工作方案介绍三、学校试点工作方案介绍三、学校试点工作方案介绍三、学校试点工作方案介绍三、学校试点工作方案介绍三、学校试点工作方案介绍-28-2.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运行机制的研制。重点:压缩课堂讲授式理论教学学时和课程门数:通识教育:加强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和社会伦理责任的教育加强写作、表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配合。学科基础课:强化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同时应该拓宽学生在管理、工程经济学和财务等方面的知识面。2.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运行机制的研制。重点:压缩课堂讲授式理论教学学时和课程门数:专业课程:强化教学方法改革努力借鉴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一些原来在学校教室里开设的专业课可以转变为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开设。这类课程可以以大学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设的形式进行。4年内达到: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有工程经历的教师主讲。2.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运行机制的研制。重点: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完善“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考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改革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低年级设置顶岗实习性教育环节;高年级开设一系列在企业完成的课程设计和实习课程本科四年累计在企业学习12个月国际合作2.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运行机制的研制。重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校企合作成功的标志之一;(六)保障机制1.运行机制改革和经费投入。面临双重压力:思想观念方面的(思维惯性)成本效益方面的(例如时间和空间成本、班级规模、人力资源成本、教师精力等)“优秀很少从廉价中产生。”(六)保障机制2.试点专业的选定学校首批试点专业为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个专业。其他工科专业可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有关精神组织广大教师深入研讨并形成试点方案经学校批准后实施。3.试点班学籍管理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妥善修订学籍管理制度妥善处理选拔和退出机制试点专业从两方面组织试点生源:一是2010级全部新生;二是从2008级和2009级在校生中选拔组成试点班。最终目标是以更大的工科类为一个平台采用完全学分制管理个性化培养方案。4.建设适应工程教育要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改革工科教师的评聘与考核制度对工科教师的评聘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转向更加侧重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成果等方面;制定鼓励政策选送教师不定期到企业工作1-2年时间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优先引进和聘任有一定工程经历的教师并积极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5.组建核心教学团队单独考核根据教育部试点工作要求参与试点教学院(系)要组织成立相关通识教育课程群及试点专业核心教学团队。原则上由本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核心教学团队的工作职责、年度与聘期考核办法等要单独明确制定并根据试点工作目标考核。在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核拨、发放时学校要充分考虑到工程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投入向参加试点的院(系)和教师给予倾斜各教学院(系)要在业绩津贴、学期(聘期)绩效分配等方面向核心教学团队教师倾斜。6.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与国外大学合作的工程教育项目拓展本科教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国际合作教育和跨文化交流平台。学校教务处、国际教育学院、各教学院(系)和广大教师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努力推进我校与其他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扩大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的规模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和竞争的能力。7.加强学分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推进管理创新学校各级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后勤管理等部门要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在学分制框架下认真修订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构建更加适合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环境。逐步实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