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国内医疗机器人行业分析_发展现状及趋势介绍1.医疗机器人产业链医疗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涉及参与方众多,产业链较为复杂,产业链上游是医疗机器人制备所需的材料及部件,主要包括新型材料,如:抗病毒、抗辐射、易消杀特性的新型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关键机械部件,如:伺服电机、传感器、减速机等;软件开发,如:医疗大数据以及医用软件开发。产业链中游是医疗机器人研制,主要包括整机研制与医疗机器人产品,如: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产业链下游是手术机器人的市场应用,包括医院、养老机构、康复医疗机构等。2.医疗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当前,中国医疗机器人正处于自主创新和临床应用推广关键时期,市场规模快速爬坡。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从34亿元增长至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25%左右。预计在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应用深度不断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持续报告高增长态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1亿元,CAGR为35%左右。细分市场来看,我国医疗机器人领域主要有由手术机器人与康复机器人占据,2021年数据显示,二者分别以40%、35%的市场占比合计占据市场75%的份额。整体份额来看,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8成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占据,需求迫切。增长潜力方面,辅助机器人目前虽市场占比较小,但渗透率低,但未来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3.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1)小型化、轻型化、柔性化、智能化趋势明显目前,医疗机器人产品大多比较“庞大”和“笨重”,主要应用于宏观场景。未来,随着应用场景愈加广泛,苛刻的生产环境对机器人的体积、重量、灵活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工艺设计不断创新,以及新材料相继投入使用,医疗机器人将向着小型化、轻型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精细化操作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为微观场景的医疗诊治提供帮助。(2)人机协作成为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机器人易用性、稳定性,以及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与人工智能、脑机交互、5G网络、AR/VR、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入融合,有望提升与医生、患者之间的交互水平,并对数据物体和环境等有更精准的感知,相互反馈,不断增加现实感和真实感。(3)行业规范不断完善当前,医疗机器人行业标准缺失,在准入与监管方面,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注册、审批周期长等问题,且在事故责任划分方面并未有具体执行规范,未来,随着医疗机器人的应用不断拓宽,将会迎来一批规范与引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