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2846929A(43)申请公布日2021.05.28(21)申请号201911179368.8(22)申请日2019.11.27(71)申请人陕西万众安信消防检测维保有限公司地址710000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街办高新一路16号创业大厦B座8层8388(72)发明人张峰(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61221代理人张婕(51)Int.Cl.B23Q11/1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冷却电主轴轴芯的冷却装置(57)摘要本发明属于电主轴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却电主轴轴芯的冷却装置,包括电主轴壳体,壳体内设有转子芯轴,芯轴上套有转子铁芯,铁芯上套接有定子;芯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环绕转子轴线旋转的螺旋冷却液体通道,芯轴后端联接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轴心设有冷却液体入流通道,通过入流通道、以及芯轴内的连接通道将冷却液导入至螺旋冷却液体通道中,螺旋冷却液体通道的末端与排放液体通道连通;转子芯轴的轴心开设有盲孔,排放液体通道与盲孔连通、将冷却液喷出并用于冷却刀具;定子和壳体之间还设有多条冷却液体通道。本发明有效的控制了电主轴的温升,提高电机和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芯轴热伸长,提高加工精度,另外冷却液可循环使用。CN112846929ACN112846929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用于冷却电主轴轴芯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主轴壳体(1),所述电主轴壳体(1)内设置有前轴承组(10)和后轴承组(6),所述前轴承组(10)和后轴承组(6)之间设置有转子芯轴(2),所述转子芯轴(2)上套装有转子铁芯(5),所述转子铁芯(5)上套接有固定在电主轴壳体(1)上的电机定子(4);所述转子芯轴(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绕转子轴线旋转的螺旋冷却液体通道(21),所述转子芯轴(2)后端联接有高速旋转接头(8),所述高速旋转接头(8)与转子芯轴(2)同轴,所述高速旋转接头(8)轴心设置有冷却液体入流通道(81),所述冷却液体入流通道(81)的进液口与供液装置连接,通过冷却液体入流通道(81)、以及设置在转子芯轴(2)内的连接通道(22)将冷却液导入至螺旋冷却液体通道(21)中,所述螺旋冷却液体通道(21)的末端与排放液体通道(23)连通;所述转子芯轴(2)的轴心开设有盲孔(24),所述排放液体通道(23)与盲孔(24)连通、将冷却液通过盲孔(24)从转子芯轴(2)的前端喷出并用于冷却刀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电主轴轴芯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主轴壳体(1)与电机定子(4)之间设置有多条冷却液体通道(3),所述多条冷却液体通道(3)均匀分布在电机定子(4)的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电主轴轴芯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冷却液通道(3)的进液口与供液装置连接,并在每条冷却液通道(3)的出液口处设置有喷嘴(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电主轴轴芯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主轴壳体(1)后端设置一个外置的冷却机(9),所述冷却机(9)的输出端分别与冷却液体入流通道(81)和冷却液体通道(3)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冷却机(9)的输入端分别与盲孔(24)和冷却液体通道(3)的出液口连接,组成循环通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电主轴轴芯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冷却液体通道(3)之间为并联通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电主轴轴芯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冷却机(9)的输出端设置有分流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电主轴轴芯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冷却机(9)连接,所述过滤器用于过滤经过使用后的冷却液以备循环使用。2CN112846929A说明书1/4页一种用于冷却电主轴轴芯的冷却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电主轴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却电主轴轴芯的冷却装置。背景技术[0002]高速电主轴的主要特点是将电机的定、转子直接装入主轴内部形成机电一体化的电主轴。从而,实现了主轴系统的“零传动”,具有结构紧凑、转动惯量小、启动与停止速度快、易于实现无极调速和精密控制等优点,但是,这种封闭结构在工作过程中电机产生的热量和前后轴承摩擦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走,从而导致电主轴内部形成复杂的温度场,会产生热变形。据统计,在精密加工中,由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所占的比例高达40%-70%左右。[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人们针对轴承摩擦产生的热量,采用轴承油-气润滑技术,使得轴承散热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对于电机发热,其发热源主要是定子绕组铜耗发热和转子铁损发热,其中定子发热约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