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生有效习作教学的初步探究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提出:“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对于第一、第二学段没有提出体式的要求,只在表达上提出了“不拘形式”、“自由表达”的要求。于是一段时间以来,“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成为小学习作教学的主流。实际上学生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传递思想的手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应该遵循“习作教学分步训练”的规律,即低段侧重句子训练,由“说话训练到写话训练”(从写句子到写句群);中段侧重于构段训练,由“片段训练过渡到半独立篇章训练”;高段侧重于篇章训练,切实加强“独立命题训练”。同时要将这种阶段性的系列训练落实到阅读与习作教学同步走的过程中,克服“习作教学无序”的盲目做法。习作与阅读同步走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的有关知识,加强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因为读写训练重点事关语文方法性的知识。达尔文说过:“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性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努力挖掘读写训练的结合点,寻求读写结合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写,读中练笔,做到每课一练,每练一得,实现读写双赢的目的。二是将习作教学提前到与阅读教学同步进行,注重“前作文”指导。造成习作教学缺位主要是教材在编排体系上的“阅读中心”所致。(教材呈现在师生眼前的是大量的阅读内容,习作是在“语文园地”中以练习的形式出现。)教师在教学时都是先教阅读后教习作,习作教学成为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后续内容,习作课程缺乏独立性,从而导致语文教师对习作教学的忽视。要克服习作教学低效的弊端,必须树立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同等重要的意识,在设计阅读教学预案的同时,重组习作教材,确定习作内容,选择习作教学策略,拟写好习作教学方案,加强“前作文”指导。另外,老师还应利用一切可挖掘的资源,及时捕捉契机,在灵活多样的指导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借鉴和评价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作文感知感悟能力方面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不说空话、套话,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入手:一、留心观察生活,表现真实自我老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生活。只有热爱生活,勤于观察,才能找到写作的素材,才能做到说真话;只有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才能丰富自己的情感,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热爱生活,乐于记录,才能提高写作技巧,才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因此,老师应处处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让他们作文回归生活,还原自然,是什么就写什么,想什么就说什么。只要是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内心感受的都可以写下来。二、借鉴鲜活教材,进行小练笔教材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教学对话文本。要善于挖掘这个资源,在阅读中找准习作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佳作中悟情悟理,促进其在练笔中发展思维,正确表达思想感情。语言教材中不乏有故事性强,人物命运悬,思维角度广的好作品。我们可以在学文中或学完课文后,就教材的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再作一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探究,从而写出富有创新意义的佳作来。三、引导学生“我口说我心”现在的作文教学中,有许多模式化的语句:描写教室安静,一定要写“教室里静得很,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自己遇到困难,就写“红领巾在胸前飘动,仿佛在说,少先队员怎能向困难低头呢……”学生纯朴、真实的语言被成人模式化语言所代替。这样的语言,没有真情实感,更无个性可言。其实,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最活跃、语言接受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思想单纯、感情直露,表现出来的语言往往纯真、生动、富有个性,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我口说我心”,不说假话、套话,空话,不照搬照抄,不机械模仿别人的语言,提倡写自己思考的个性语言,努力使内心的感情和外在的表达相一致。四、鼓励灵活多样的表达形式1、变换文体的形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文体表达统一题材的内容,以求构思新颖、表达巧妙。2、变换角色表达。引导学生对同一场面,同一人或事物,改变一种方式来观察思考,变换角色表达。3、变换结构模式。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结构章法,可用不同的观察顺序、切入点,尝试用新的布局表现。五、指导学生自改、互改老师如果用自己的水平去要求学生,把学生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不但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失去写作的信心,而且这样的作文也不是学生自己的作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于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对学生作文中的毛病,老师要用笔谈的方式在旁批中明确表示对学生潜存能力的信任或用商量的口气去启发,指明学生努力的方向,使其进行二次作文。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指导得法,学生才会爱说、会说,爱写、会写,他们的习作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写出一篇篇富有个性的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