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偏差与行为偏差生的案例分析榆中九中白军志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一个我自己的教育案例探讨了如何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培养,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青少年。在教育中,关注“问题学生”的认识水平、情感体验、思想状况,以爱为出发点,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和语言技巧与之沟通,逐步扭转其心理偏差。关键词:师生关系心理健康爱的教育科学方法有人说:人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和命运签定了一份“不平等条约”。有的人在条约中被削弱,有的尽享其利,有的在受损中获益,有的在获益中受损。最后有的人成了成功者,有的人成了失败者。那么,多失败才是失败者?多成功才是成功者?有没有一个具体量化的标准?其实探讨成功与失败问题,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心理分析。当我们在看到成功者耀眼的光环时,却很少去关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偏差、行为偏激的者。人们只想知道那些成功者的成果是从何而来,却不愿知道特殊学生的成绩又为何而去?当我们一味地探讨成功者的制胜宝典时,我们是否也曾静下心来关注过特殊生为什么特殊?一、悲观挡住了特殊生的阳光小林,我八年级的学生,今年14岁,姐弟2人,排行老二。农民工子弟,家境贫困。学习成绩中下,左手臂因骑车摔坏被截肢。性格孤僻,情绪不稳,自尊性特强,极不合群。从小随父母不固定地到处打工生活,比较胆小,对父母的话很听,这与父母的性格特点很相似,他们的做人原则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孩子,小林十一岁那年骑自行车摔坏了手臂,由于家里贫困,再加上父亲也正值腿伤,因此没钱到大医院救治,只请了个当地的医生看看,耽误了治疗时间,后来小林的手臂不得不被截肢了。突如其来打击让小林的脸上从此失去了笑容,情绪非常差。在老家一次一个小朋友拿一根棒去撂小林的空袖管,想牵着他走。他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于是,他产生了强力的反抗,一下子抢过了小棒,而且劲很大,那个小朋友吓得跑掉了。据父母称,自那以后,他开始像变了个人,开始不断"惹是生非",逐渐变成了老师眼里的"问题儿童"。问题的症结:失去手臂使他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和人格障碍根据小林的幼年生活经历以及他父亲的陈述,我发现导致他性格异常与变态的主要因素除了手臂被截肢外,还因为对父母的不满甚至憎恨。原来,那年自己骑自行车摔伤,父母没有将他送往医院救治,只请了当地的医生看看,他们认为孩子的骨头容易长好,会没事的,再加上父亲的脚也真受伤在家休养,不能出去打工挣钱,所以也没钱给他医治。结果耽误造成孩子的手臂股骨头坏死,不得不截肢。这件事在村上传开后,都埋怨他父母害了孩子一生。本来不太懂事的孩子,在别人的这些言语像录音机一样,不断地在耳边播放,使他觉得家里父母不在乎自己,觉得很伤心,孤独。而父母也总觉得亏欠了孩子,所以在生活中处处特别关心他,并且让姐姐都尽量让着他,久而久之,他虽然拥有了更多的爱,但渐渐地造成他心灵的阴暗与扭曲。在他的身上自卑与自私交织在一起,对别人为他付出的爱麻木不仁,对别人小小的“伤害”却耿耿于怀。这样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伤心、失望,无数次的对他人的伤害和自己的失望将他推入黑暗的世界,享受不到幸福的阳光。不知道你们想过没有,是谁挡住了他们这样的特殊生的阳光?不错,真是他们内心悲观的想法。他们比一般的学生经历更多的失望,这是不足为奇的。理由很简单:他们喜欢自己找失败,用他们的负面经验来对抗乐观主义。二、消极自卑让特殊生更特殊小林刚进入我校,虽然爱闹事,但功课还是能接近中等水平。但课堂上他似听非听,一般不参与讨论,如果对老师提的问题略知一些,便会不顾课堂纪律大声嚷嚷,在受到老师制止时,就干脆我行我素,屡次和老师作对,常故意唱反调,告诫、劝导均无效。课间单独行动较多,常常制造事端,有一次还带了一把水果刀到学校,并在同学面前炫耀,使许多同学不敢与他接近,甚至讨厌他在班中的存在。他也时时戒备,对人充满敌意。由于缺少伙伴的关心和帮助,使他越来越自暴自弃,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由于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父母无奈,老师着急。问题的症结:自卑是他产生心理偏差与行为偏激的根源小林因为他的贫困与肢残,所以有自卑的理由。但是忙忙人海,弱小的人很多,并非每个人都很孤独,自暴自弃,都毁灭。但我总觉得小林在强烈的自卑心理压力下,最大限度地夸张了自己的无能和渺小(他不能参加一些活动),用正常学生的标准扼杀了自己的信心,所以自我贬低,甚至是自轻自贱,但我觉得他并不是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恰恰相反,他在内心深处还是把自己看得比较高级,只不过在行为表现上,却分明流露出某种“不屑”的态度。因此他在家里“以我为中心”,顶撞父母;在学校吃不得一点亏,不礼让同学。他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当我发现他的心态有些消极,我提醒自己需要尽快行动起来,尽快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