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133395A(43)申请公布日2021.07.20(21)申请号202110622871.7(22)申请日2021.06.04(71)申请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地址130000吉林省长春市生态大街1363号(72)发明人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王浩刘海天马晶吕珂刘武仁(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6代理人徐佳慧(51)Int.Cl.A01G22/20(2018.01)A01G13/0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54)发明名称一种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玉米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垄作田地:整地后的垄高20cm~25cm,形成的梯型垄,垄底宽120cm~130cm,垄顶宽90cm~100cm;2)覆膜:选用幅宽80cm~100cm、厚度为0.008mm的地膜进行覆膜;3)机械化播种、施肥:定期对土壤进行浇水灌溉、锄草、杀虫和施肥直至玉米成熟、收获玉米,即完成玉米的栽培。本发明通过改变种植方式,缩垄增行,覆膜种植,大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CN113133395ACN11313339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垄作田地整地后的垄高20cm~25cm,形成的梯型垄,垄底宽120cm~130cm,垄顶宽90cm~100cm;2)覆膜选用幅宽80cm~100cm的地膜进行覆膜;3)机械化播种、施肥机械化整地、播种、施肥,苗带镇压,镇压后的土壤容重为1.25g~1.30g/cm3;垄上播种,行距30cm~40cm;定期对土壤进行浇水灌溉、锄草、杀虫和施肥直至玉米成熟、收获玉米,即完成玉米的栽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厚度为0.008mm。2CN113133395A说明书1/4页一种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玉米栽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东北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该区雨热同季,土质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全省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的70%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及商品率均居全国首位,是著名的“黄金玉米带”。该区域的粮食生产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0003]近年来,由于传统的种植模式(灭茬起垄垄上种植)的方式多年不变,生产方式粗放,玉米平均单产在6500~7500kg/hm2,加之春季温度低,春旱保苗难、作物生长不良、倒伏、早衰、晚熟和结实不良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种植玉米产量不稳、品质差、效益低。要解决玉米产量和质量协同提高的问题,着重解决品种、密度、施肥等关键技术,本发明主要是改变种植方式,缩垄增行,覆膜种植,增加单位面积的种植株数,延长玉米的生育期,使其高产稳产。发明内容[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通过改变种植方式,缩垄增行,覆膜种植,大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7]1)垄作田地[0008]整地后的垄高20cm~25cm,形成的梯型垄,垄底宽120cm~130cm,垄顶宽90cm~100cm;[0009]2)覆膜[0010]选用幅宽80cm~100cm、厚度为0.008mm的地膜进行覆膜;[0011]3)机械化播种、施肥[0012]机械化整地、播种、施肥,苗带镇压,镇压后的土壤容重为1.25g~1.30g/cm3;垄上播种,行距30cm~40cm;[0013]定期对土壤进行浇水灌溉、锄草、杀虫和施肥直至玉米成熟、收获玉米,即完成玉米的栽培。[0014]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0015]1、玉米地膜覆盖最突出的效应是增温保墒,弥补温、光、水资源的不足。一般可增加积温200℃~300℃,增强玉米耐霜冻的能力,相对延长了无霜期,因此可选用生育期较长、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熟高产品种。盖膜后玉米播种期提前、生育进程加快、早出苗、早成熟。在品种选择上生育期偏长的株型较紧凑的较适合,选不易早衰、抗逆抗病性强的品种。[0016]2、本发明提出了产量和质量突破的新技术,通过种植方式改变增加叶面积指数3CN113133395A说明书2/4页(LAI)、改善光合作用、提高经济系数和延长生长期。本发明的申请人根据田间试验观察和计算机模拟结果,提出玉米叶面积指数保持在4.5~5.5时,籽粒产量最高。特别是在推广紧凑型玉米以后,使最佳叶面积指数出现了新的突破,迅速提高到5~7,个别高产玉米达到7以上。增加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