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高考语文关注课本回归课本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越来越呈现出回归课本的趋势。有的文段阅读、诗歌鉴赏在课本中可以直接找到相关内容,有的题目中则大量隐含着课本的材料和信息,其答案也是隐含在课本之中。下面以近年的高考试题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如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1)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题竹石牧牛并引黄庭坚予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大家都认为出得偏,备考时复习的表达技巧等知识根本用不上。但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从人教版课本第五册第五单元《李杜诗五首》的课后练习中找到。如果平时对课文比较注意,解答这道题是轻而易举的事。2003年全国卷诗歌鉴赏题《过香积寺》、2004年广东卷的诗歌鉴赏题《江汉》,都取材于第六册第五课《语法和文学》。2006年四川、安徽卷的诗歌鉴赏选材也同样做到了课内课外的最佳结合。又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w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高考之后这道作文题引起了公众热烈的讨论。很多人认为这道作文题材料偏难,不适合学生阅读并据此写作。但实际上这道题的原材料出自《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第三十八课“《人间词话》八则”。这是其中的第七则。对这段文字的注释虽然不多,但关于“入”与“出”的观点,在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本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中最末一段也有所涉及:“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课文注释:“人世:投身到社会里。出世:超脱人世。”这道题结合了王国维的选文和《人生境界》的论述和注释。如果我们注意了课文的学习和把握,对于作文题中的“入”与“出”是不难理解的;或者说这道题并没有难为考生,题目的意蕴本身就隐含在课本之中。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1)中名篇名句默写题(2)也是从《高中语文读本》这课“《人间词话》八则”出来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她千百度,______,那人却在,______”(辛弃疾《青玉案》)。2006年浙江卷“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作文题从高中第五册课文《人是什么》中写到的“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引出:“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话题。这个话题对课本知识掌握得扎实的考生非常有利,因为《人是什么》一文中,对“生无所息”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对近年高考试卷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直接使用教材命题的有默写古诗文的名句名篇,在答题中可以直接使用教材内容的有四类题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古汉语实词和虚词的解释等。事实上,无论高考试卷怎样命题,都要从课本中寻找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如2005年三套全国卷中有关的诗歌鉴赏的题目,修辞手法的判定和作用,抒情诗描写手法中景与情的关系(如动静结合),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态度,诗歌语言赏析等,都可以从教材的第三册两个诗歌单元中找到答题思路和依据。2005年高考湖北卷已经加大了对两本(教本和读本)的考查力度。2006年的陕西卷,也明显加大了课本内容的考查力度。这是自1992年后高考语文试题完全回避课本内的知识点和基本内容后的一个重大转变。于是多年形成的高三不在课本中过多留恋,大部分时间都在题海中苦苦泅渡的备考方略受到很大冲击,以至于湖北省高考语文评卷点业务组激赏这一举措是“正本清源,极具胆识的有力举措,是对当前语文教学和备考复习中存在的某些舍本逐末行为的强力纠偏”。其鲜明的导向性就是要纠正日常教学和备考复习中轻视课本、忽视课本的地位和作用,一心想走捷径,片面依靠所谓的权威信息和资料来应对高考的短期行为和倾向。因此,我们在2007年备考中要重视对这一新动向的研究,在备考复习中充分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教本和读本的作用,盘活现有资源存量,在复习备考中力求少走弯路,不进误区。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疾呼,高考命题除了应继续承载为高校选拔人才这一传统重担之外,还应该担当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