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执笔人:郭润红2019.5.22名称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课题第3课古代印度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代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重点1.印度的种姓制度;2.佛教的兴起。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大文明古国?(课件出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前面我们学习了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感受、了解古代印度吧。同学们看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古代印度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源于什么河流?古代印度早期文明遗址有哪些?2.古代印度出现国家是什么时间?其鼎盛时期的王朝叫什么?首都在哪里?3.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什么制度?它把全国人分成了那四等?其实质是什么?4.说说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主要教义以及向外传播的路线。整理新知(找学生回答)知识点一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指今天的__________。2.源于:_________,早期的文明遗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出现国家时间:公元前___________年左右。4.鼎盛时期:_____________统治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统一。首都是___________。知识点二森严的等级制度5.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_________”。6.四个等级:最高等级是__________,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______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_________,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________,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______。知识点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7.时间:____________;创始人:____,又称___。8.教义:提出___________。9.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传到中国______,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往南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合作探究·提升能力一、探究一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1.教师提问:谁来说说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课件展示)印度源于印度河,位于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与今日印度的地理范围不同,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2.阅读教材,说说古代印度早期文明遗址有哪些?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时间是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3.印度河流域的早期国家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二、探究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出示课件并讲解)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2.播放视频,归纳种姓制度的特点、影响。种姓界限森严;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种姓实行内婚。影响: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3.播放视频,体会种姓制度在今天仍然渗透到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制约着印度社会的发展。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在奴隶制的发展中,等级制度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婆罗门教日益遭到反对,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三、探究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出示课件)提问:佛教产生的时间?创始人是谁?提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出示其头像图并介绍:传说他年轻时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想,人总是要老、要死,能不老不死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9岁那年,他离别双亲和妻儿,去深山访道经过7年的冥思苦想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佛”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一般专指释迦牟尼。中国寺院的佛殿称大雄宝殿,殿里的大佛就是释迦牟尼。大雄也是尊称,意思是大无畏的勇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