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CNCN103276153103276153B(45)授权公告日2014.11.26(21)申请号201310180842.5(22)申请日2013.05.16(73)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地址430080湖北省武汉市友谊大道999号A座15层(72)发明人黄海玲陈庆丰张贤忠杨帆陈华强李嘉伟何建勋(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代理人胡镇西(51)Int.Cl.C21C7/076(2006.01)C21C5/52(2006.01)审查员赵重阳权利要求书1页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说明书6页(54)发明名称降低焊接用钢盘条中氮含量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焊接用钢盘条中氮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初炼电炉采用铁水+废钢的组合,其中铁水量占70%以上;出钢温度:T=1620~1650℃;出钢后,向钢水中加入10~20kg/吨的金属锰和4~10kg/吨的钼铁,再进入精炼炉;进入LF精炼炉后依次加去第一批渣料和第二批渣料:待渣变白后,LF精炼炉进行合金的微调,防止吊包过程中钢液裸露造成吸氮,最后加入粉状1~2kg/吨无碳覆盖剂;连铸时使用纤维密封圈防止钢液吸氮。本发明提供的工艺线路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控制。CN103276153BCN1032765BCN103276153B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降低焊接用钢盘条中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初炼电炉采用铁水+废钢的组合,其中铁水量占70%以上;出钢温度:T=1620~1650℃;出钢时加入0.6~1.2kg/吨的铝锭、6~15kg/吨的活性石灰,出钢过程严禁下渣;2)出钢后,向钢水中加入10~20kg/吨的金属锰和4~10kg/吨的钼铁,再进入精炼炉;3)进入LF精炼炉后加入第一批渣料,在温度1540~1570℃条件下加热7~14min;4)向LF精炼炉内加入第二批渣料,精炼炉渣层厚度保持在100~110mm,渣系为:CaO:40%~45%、Al2O3:15%~25%、SiO2:5~6%、FeO+MnO≤1.0%、MgO:8%;5)待渣变白后,检测渣系为:CaO:45%~55%、Al2O3:20%~30%、SiO2覆盖剂8~10%、FeO+MnO≤0.8%、MgO:8%时,对LF精炼炉进行合金微调,先加入0.5~0.9kg/吨的锰和0.08~0.15kg/吨的钼,再加入3~6kg/吨的钛铁和0.25~0.4kg/吨的硼铁合金,控制出钢氮含量低于100ppm;6)成分调整好后软吹氩气,在氩气强度为400~600NL/min条件下,工作时间3~5min后,加入2~6mm/吨的Ca线,再在氩气强度为400~600NL/min条件下工作3~5min,使钢水成分、温度均匀,防止吊包过程中钢液裸露造成吸氮,最后加入粉状1~2kg/吨的无碳覆盖剂;7)连铸时使用纤维密封圈防止钢液吸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焊接用钢盘条中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电炉出钢终点成分要求为:C≤0.04%,P≤0.06%,N≤0.006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降低焊接用钢盘条中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第一批渣料为2~8kg/吨的活性石灰,0.5~4kg/吨的萤石,0.8~2.5kg/吨的Al丸。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降低焊接用钢盘条中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第二批渣料:2~6kg/吨的活性石灰,0.8~2kg/吨的萤石,0.2~0.6k/吨的铝丸,0.4~0.8kg/吨的硅钙粉。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降低焊接用钢盘条中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无碳覆盖剂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SiO2:10~25%,MgO:8~20%,Fe2O3≤5%,C≤1%,CaO:15~30%,Al2O3≤15%,H2O≤0.5%,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2CN103276153B说明书1/6页降低焊接用钢盘条中氮含量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电炉生产高纯净度焊丝钢的冶炼生产工艺,具体地指一种降低焊接用钢盘条中氮含量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其它杂质元素如氧、硫、氢等的含量已可脱到很低程度。但是,脱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氮的离子半径比氢大,在钢中的扩散系数比氢小两个数量级,真空法脱氢的效果非常好,但是真空用于脱氮就不那么容易,氮不象氧那么活性大,能与强的脱氧剂如铝、钡、硅等形成夹杂物,通过上浮排除;而氮的活性要差得多,与大多数合金元素形成的氮化物在高温下都要分解,无法通过上浮去除。随着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钢中T.O大幅度降低,超纯钢中的w(T.O)已到10×10-6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