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4587826A(43)申请公布日2015.05.06(21)申请号201510066668.0(22)申请日2015.02.09(71)申请人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地址241000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九华南路1017号(72)发明人任勇李乐意汪克春盛赵宝轩红钟李群峰章嗣福刘永涛李志强谢飞傅祖扬吴桂林(74)专利代理机构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代理人朱圣荣(51)Int.Cl.B01D53/80(2006.01)B01D53/50(2006.01)F27D17/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8页(54)发明名称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及其脱硫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取料装置(1)与分解炉(6)的出口连接;取料装置(1)与储存装置(3)连接;储存装置(3)与制浆装置(2)连接;制浆装置(2)通过输送装置(4)及喷射装置(5)分别与增湿塔(7)和生料磨(8)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系统的脱硫工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硫效率高,实现脱硫效率>50%;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施工工期短,脱硫系统大部分施工不影响生产线正常生产;无需额外购买脱硫剂,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低。CN104587826ACN104587826A权利要求书1/1页1.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所述的干法水泥窑包括分解炉(6)、增湿塔(7)和生料磨(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系统设置取料装置(1)、储存装置(2)、制浆装置(3)、输送装置(4)和喷射装置(5);所述的取料装置(1)与分解炉(6)的出口连接;所述的取料装置(1)与储存装置(3)连接;所述的储存装置(3)与制浆装置(2)连接;所述的制浆装置(2)通过输送装置(4)及喷射装置(5)分别与增湿塔(7)和生料磨(8)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料装置(1)设置稀释冷却器(10)、稀释鼓风机(11)和旋风分离器(12)。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浆装置(3)设置制浆罐,所述的制浆罐上设置搅拌器(13)和浓度计。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存装置(3)设置储存罐,所述的储存罐上设置搅拌器(13)和浓度计。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4)设置输送泵组和循环泵组。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射装置(5)设置雾化喷枪。7.按照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工艺为:抽取分解炉出口含有活性CaO气体;将含有活性CaO气体通过稀释冷却器(10)冷却,通过旋风分离器(12)收尘,将物料收集下来;将收集下来的物料送入储存装置(3)的储存罐,加入水,进行预搅拌,形成储存浆液;将浆液送入制浆装置(2)的制浆罐,再加入水,进行搅拌,制成质量浓度为20%~30%的Ca(OH)2浆液;通过输送装置(4)的输送泵组,将浓度为20%~30%的Ca(OH)2浆液送至喷射装置(5);通过喷射装置(5)的雾化喷枪,分别将浓度为20%~30%的Ca(OH)2浆液喷射到增湿塔(7)和生料磨(8)的出口或入口,还原烟气中的SO2。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制浆罐浆液达不到设定浓度时,通过输送装置(4)中的循环泵组从储存罐向制浆罐输送一部分浆液。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浆罐制成的浆液浓度为26.5%。2CN104587826A说明书1/5页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及其脱硫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水泥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水泥生产中的环保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烟气脱硫系统。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该系统的脱硫工艺。背景技术[0002]目前,我国SO2排放量在2000万t/年以上,其中水泥行业占到3%~4%。众所周知,S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PM2.5可形成雾霾,引发呼吸道疾病;酸雨严重污染环境,可引起树木黄化、脱落甚至死亡、农作物减产、建筑材料腐蚀、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等,酸雨区域已从20世纪70年代西南区域扩大到长江以内的广大区域,面积已达到国土面积的30%以上,每年全国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上千亿元,SO2的排放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0003]我国政府十分重视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