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应向广阔的思维能力方向发展,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未来的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教学很有必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培养,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智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学生开始抓起,尤其应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一、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展开的思维过程,与创造力有着直接联系,它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多种可能途径。发散性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向活跃性和多向性发展。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发散性提问可以直接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这种提问追求的目标不是单一的答案,而是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想法。如小学阶段的分数应用题,常常有些题让学生难于理解。如何教好分数应用题显得尤为重要,此时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学生学好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我在教学时,首先教会学生找准单位“1”的量,其方法是:在己知条件中分率{或百分率}前面最近的量为单位“1”的量,再找到比较量对应的分率{或百分率}。解法可以选择课本上所列举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运用:单位“1”的量×分率=比较量,来列算术式或列方程,也可让学生用归一法或按比例分配等方法来解答分数应用题。如课本上有道例题: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1/9,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在这个题中,分率前面对应的单位“1”的量是“原计划用水”,“实际用水480吨”对应的分率是“1-(1/9)”解法一:方程法:设十月份用水为X吨。那么得X-(1/9)X=480解得X=540解法二:根据“单位‘1’的量×分率=比较量”可得算式:480÷[1—(1/9)X]=540解法三:归一法:因为是把原计划十月用水看作单位“1”,它占9份,实际用水480吨占(9-1)=8份,先求出1份是多少吨,再求出9份是多少吨即为原计划的用水吨数。列式为:480÷(9-1)×9=540(吨)。解法四:比例分配法:因为实际用水与原计划用水的比为:(9-1):9,先求出实际和原计划用水总数再按比例分配。列式为:480÷(9-1)×[9+(9-1)]×{9/[9+(9-1)]}=540(吨)解法五:比例方程法:因为:节约的水∶原计划用水=1∶9,设十月份用水为X吨,则(X-480)∶X=1∶9,解得X=540.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这种发散性思维有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求异、大胆创新。现代创新教育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只是唯一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发现知识,而不是只关注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多方面思考,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大胆创新。如:比较分数7/13与9/16的大小,此题常规思路是先通分或化为小数后在比较,但在学习了比例性质后,运用两外项(7×16)之积代表前数,两外项(13×9)之积代表后数进行比较。也就是:16×7<13×9,即7/13<9/16.这样既简便又提高解题速度,还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联系了新旧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去思考问题。三、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知识迁移就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知识“再创造”的心理活动。因此,在教学中不满足于例题的演示,而应重视引导学生探究变异的结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如在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后,在学习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迁移,让学生反复尝试迁移,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教育新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勇于实践和创新,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给他们一个工具,让他们去发现怎么用,何时用,最终自己再发明工具。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为中学输送合格的有创新、创造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