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775593A(43)申请公布日2018.11.09(21)申请号201810311125.4(22)申请日2018.04.09(71)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地址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72)发明人杨涛吕东祯高伟张磊赵家毅张琛胡迪孙盛桃何佳豪王子文苏世玮齐江永杨嘉巍(74)专利代理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代理人梁鹏曹葆青(51)Int.Cl.F23J1/02(2006.01)F23L15/04(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干式排渣余热回收利用装置(57)摘要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厂附属设备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干式排渣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该装置被配套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干式排渣机和送风系统,并包括分流管道等组件,其中该分流管道用于将在干式排渣机中与炉渣反应及换热之后的绝大多数高温空气予以分流处理,由此减少锅炉炉膛底部的漏风量。通过本发明,不仅能够更为高效地利用炉渣余热,同时有效避免炉膛底部漏风量过大的现象,而且该系统便于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改造,便于安装和维修,能够实现对锅炉运行效率的高精度调控。CN108775593ACN108775593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干式排渣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该装置被配套用于火力发电机的干式排渣机(2)和送风系统,并用于将在干式排渣机中与炉渣反应及换热之后所获得的高温空气输送至锅炉(1)中回收利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增设的分流管道(5),其中:所述分流管道(5)的输入端直接连接于干式排渣机(2)的尾部,并用于从其输入所述高温空气;该分流管道(5)的输出端直接设置在所述送风系统的风箱(3)上,并用于将此分流管道中的大部分高温空气与所述送风系统中的空气充分混合,然后一同输送至位于所述锅炉中下部位置的进风口(6)而进入所述锅炉(1)的炉膛中;此外,所述分流管道(5)从所述干式排渣机所抽取的高温空气流量被设定为:保证分流后的炉底漏风量占进入此锅炉炉膛中的空气总量的4%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排渣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道优选还配备有除尘装置,用于对流经于其的高温空气过滤其中包含的粉尘等。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干式排渣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分流管道而言,其优选设定为确保不会倒吸炉膛中的空气。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干式排渣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分流管道而言,其在实际工作中可采取以下多种方式运行:第一种是先连接至处于所述风箱(3)输入端的风箱前管道(4),然后再经由所述风箱(3)将所述高温空气输送至所述进风口(6);第二种是先连接至所述风箱(3)输出端的二次风管道(7),相应在不通过该风箱的情况下将所述高温空气输送至所述进风口(6);第三种则是将所述高温空气直接经由该进风口(6)进入所述锅炉(1)中。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干式排渣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炉底漏入炉膛的空气量被设定为:其占比为所有进入到此锅炉炉膛中的空气总量的1%以下。2CN108775593A说明书1/3页一种干式排渣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厂附属设备相关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干式排渣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火力发电厂中,干式排渣机利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来冷却炉渣。其工艺过程简述如下:锅炉所产生的炉渣经收集后在干渣输送带上输送,冷空气由炉膛负压从外界吸入,流动方向与干渣流动方向相反,在与空气发生换热的同时,炉渣中的残碳进一步燃烧释放热量。通过以上处理,在干排渣机末端时冷却风已经被加热至400℃以上,而高温炉渣则被冷却至100℃以下。[0003]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上述排渣装置仍然具备以下的缺陷或不足:一方面,这种冷却过程往往无法充分回收炉渣中的余热,同时存在无法灵活操控以达到所需目标的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煤种灰分含量可能偏高,采用以上排渣装置向炉膛底部输送的进风量会明显偏大(通常会10%以上),进而导致火焰燃烧中心上移动,对锅炉的燃烧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锅炉的热效率也会相应降低。相应地,本领域亟需对此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便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对排渣余热的高质高效利用需求。发明内容[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式排渣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中通过对其整个构造布局重新进行设计,并专门在炉膛底部增设分流管道来控制其通风量,同时使得分流后的热风通入送风系统之后与二次风混合后进入炉膛,相应不仅能够更为高效地利用炉渣余热,减少二次风的使用,同时有效避免炉膛底部漏风量过大的现象,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