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1377754A(43)申请公布日2020.07.07(21)申请号201811641356.8(22)申请日2018.12.29(71)申请人洛阳阿特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地址471023河南省洛阳市洛龙科技园关林大道10号(72)发明人武泉林熊震黎晓峰蒋俊峰(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代理人巩克栋(51)Int.Cl.C04B41/87(2006.01)C01B33/021(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所述碳碳盖板包括碳碳基体和微粉材料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碳碳基体和微粉材料层之间的微粉碳材料混合层;所述微粉碳材料混合层为渗透有微粉材料的碳材料。本发明将所述微粉材料渗透到碳碳盖板内部,形成微粉碳材料混合层,进而微粉材料与碳碳盖板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性,不易脱落;微粉材料覆盖在微粉碳材料混合层表面,形成微粉材料层,所述微粉材料层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在用作多晶硅铸锭炉的盖板时,可以起到阻碍硅蒸汽和碳碳盖板发生反应的作用,进而有效防止碳化硅的生成,提高盖板的强度。CN111377754ACN111377754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碳盖板包括碳碳基体和微粉材料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碳碳基体和微粉材料层之间的微粉碳材料混合层;所述微粉碳材料混合层为渗透有微粉材料的碳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碳材料混合层的厚度为0.1~0.5m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材料包括钼、钨、氮化硅和二氧化硅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材料层的厚度≤0.6mm,进一步优选≤0.4mm,特别优选0.2~0.4mm。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碳碳盖板至少一个表层进行缺陷处理,得到表面具有缺陷的碳碳盖板;(2)在所述碳碳盖板的缺陷一侧沉积微粉材料,烧结得到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缺陷处理的过程包括:将碳碳盖板至少一个表层在硅氛围中进行热处理;优选地,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24~72h;优选地,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1450~1550℃;或者,所述缺陷处理的过程包括:采用等离子焰对碳碳盖板至少一个表层进行烧蚀;优选地,所述等离子焰的功率为2~3kW;优选地,所述等离子焰的移动速率为10mm2/s~11mm2/s。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沉积的方式包括气相沉积、电镀、喷涂、滚刷和碾压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碾压;优选地,所述碾压的压力为0.1MPa~1MPa;优选地,所述碾压的时间为10s~60s;优选地,所述微粉材料的沉积厚度为0.3mm~1.1mm;优选地,所述沉积的方式为碾压,所述微粉材料的调配剂为硅溶胶;优选地,所述沉积的方式为滚刷,所述微粉材料的调配剂为硅溶胶。8.如权利要求5-7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450~1550℃;优选地,所述烧结的时间为24~36h。9.如权利要求5-8之一所述的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碳碳盖板至少一个表层在硅氛围中,温度为1450℃~1550℃条件下,热处理24~72h,得到表面具有缺陷的碳碳盖板;(2)在所述碳碳盖板的缺陷一侧沉积厚度为0.3~1.1mm的微粉材料,以0.1MPa~1MPa压力下碾压微粉材料10s~60s,1450~1550℃烧结24~36h后,得到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10.一种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碳盖板用作多晶硅铸锭炉的盖板。2CN111377754A说明书1/7页一种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多晶铸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锭炉用复合碳碳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背景技术[0002]目前,多晶硅光伏电池因为其较低的成本而占据了硅基光伏市场的主流地位,在保持低成本前提下,不断提升硅晶体质量是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铸锭多晶相比直拉法单晶具有无与伦比的成本优势,但是晶体质量稍逊一筹,随着小晶粒诱导技术的普及,铸锭多晶硅中的位错得到了大幅度的抑制。目前杂质及杂质衍生的位错成为多晶质量提升的瓶颈,多晶硅中的杂质最主要是由于硅熔体中碳含量超过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