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摘要:新课标中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本文试从数学教材、学习习惯、数学活动、教师榜样等方面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立德树人。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素质教育,德育为首。现代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树立起德育的主导地位,这样才能令学生形成标准逻辑性思维前提下,快速衍生出更为高尚的世界和人生发展观念,保证在今后激烈的应试和升学竞争风暴之中屹立不倒。归结来讲,小学数学作为素质化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真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它的内容包容万象。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立德育人。一、深入挖掘教材,寻找德育素材。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及时进行德育教学。就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而论,一般可以从下列五个方面去发掘或设置德育的“渗透点”:题意和数据;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页、插图和统计图表;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而数学课的内容表面看似乎较为枯燥,除了一些单调的符号就是一些直观的数字,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更容易被牵制到如何去解决那些数学难题上,往往忽略了题目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1.利用数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之中的“你知道吗?”添加许多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中的成就,其中多为数学史料,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教师应充分重视,合理利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学珠算时,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一大发明。由于它简单易学,运算方便,不仅通行中国,而且远传至东亚及欧洲各国。结合“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教学,介绍我国在公元前商朝就开始使用了这种先进的记数方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种记数方法的国家。教师简短的介绍,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古老文明,我国人民也富有聪明才智。在原始落后的时代,便有如此伟大的科学家,而今科学这样高度发达,我们若不努力学习,真是愧对古人。这样不但把学生引导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而且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2.在数学教学课堂之中渗透德育内容数学知识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结合这些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时,教材之中出示了一幅北京申奥成功,中华民族人民高声欢呼的画面。我认为这又是一个进行德育渗入的好时机,所以,我就借助这一素材教育学生:中国申奥成功了,这是我们中国人期盼了多少年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身为中国人,多么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自豪!通过这样的情景,对学生进行热爱自己的国家主义教育,指导学生关注社会形态,关心实事,培养强烈的民族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我在进行“时、分、秒”教学期间,为了引发学生对珍惜时间的认同感,我就借助多媒体呈现各式各样的插图,顺势布置拓展文明礼貌、爱劳动、和保护动植物等多元化教育活动。这部分德育教育要素都能够透过小学数学教材之中挖掘出对应的关键渗透点。3.渗透环保意识,美化美好家园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空气质量也日息减弱。为了让同学们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努力美化家园。在教学《统计》时,我让学生统计半小时内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这一练习,教育学生发动家人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为保护空气质量尽一份微薄之力。又如在教学《废品回收》这一课时,我抓住教材中的主题图,及时地对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如果你是一个教学的有心人,你会发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的各个阶段都有涉及到环保方面的教学内容,只要我们教师认真备课,加以利用,就会成为极好的教育资源,为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奠定良好的基础。二、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培养良好习惯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科学性、逻辑性很强。学好数学的同时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很多好习惯的养成。其自身的精确、严密,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一定要做到严格、认真。所以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不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我总是会问学生“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很多学生解题往往凭直觉,如刚学完加法,看到题中有两个数就相加;学完减法,直接就用题中的大数去减小数,根本没有耐心去思考题中都说了什么。这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能说出答案还不够,说出思考过程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