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改革论文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改革论文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实现途径1.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课堂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以开设相关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第一课堂,则是重中之重。第一课堂有专职教师的教学、讲解、熏陶与影响,有合乎培养目标需要且赋予一定价值取向的教材,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第一课堂教学,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是大学生拓宽视野、丰富学习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主要是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文艺汇演、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此外,社会实践也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2.必修综合课程为主,选修课程为辅开设好相关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是决定第一课堂有效性的关键。首先,课程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提升素质为追求,精心选择课程及其教学内容;其次,由于高职教育学制短,课堂上的时间极为珍贵,而培养目标任务繁重,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课时少与目标重之间的矛盾,精心编制综合性教材,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再次,选修课程也必须高度重视,要有开设意义,远离培养目标的课程坚决删除,以节约学生的课堂时间,提升课程的针对性。3.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加强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或分类。因此,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部门全体成员必须共同参与进来,不仅是学校专任教师,学校领导更应如此,哪怕是后勤服务人员,只多方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4.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尽管说通识教育肩负着重大的素质教育培养任务,但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专业教育同样必须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与通识教育共同完成“五人”的培养目标,只有二者有机结合,目标实现才更为科学、合理、便捷。为此,学校高层领导必须将通识教育目标同事落实到专业教育之中,借专业教育之力共同完成培养目标的任务。学生在校的全方位空间里,学习与生活占了绝大部分时空,因此,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形成一贯的教育力量,使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课堂中的学习所得,生活是一个重要的体验过程,为此,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生活管理,提升学生生活体验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主要建议1.提升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地位,全面认识通识教育的价值追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边缘化现状,努力提升通识教育地位,必须改变通识教育附属地位,提升到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位置上来。通识教育肩负着培养“双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面,与旨在培养学生高技能的专业教育一样,应受到学校高层管理的重视。高职通识教育存在的价值即在于它要培养学习者“高素质”,要充分发挥专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上的功能,素质教育思想必须全面渗透专业教育。2.全面贯彻国际化和全面服务思想教育国际化,不仅在于培养目标上的“国际人”,教育国际化也包括培养过程国际化,如师生评价、师生国际交流等,教育国际化还包括教育资源输入上的国际化,如合作办学、聘用外教、借鉴国外教育教学及管理方法等。综合来看,教育国际化有二层含义,其一为与国际接轨,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等;其二为资源国际化,利用信息国际化等便利条件,努力汲取可供利用的各类办学资源,为我所用。作为一类社会组织,高职院校能立足并获得良好发展,有赖于它的能否作出应有社会贡献及其程度高低。只有在全面服务的思想指引下,高职院校才能突破平庸的办学行为。3.精心编制教材,打造优质课程体系课程与教材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而且,由于可用于教学的时间少而教学任务重的矛盾,决定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必须精心编制教材,合理、科学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打造优质课程体系。按照前述分析,结合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培养目标,通识教育可开设如下必修综合课程,身心健康课程、思政哲学课程、职业英语与外国文学、职业素养与发展、大学语文课、专业公共基础与认知等。4.引进或培训专任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由于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边缘化,能胜任通识教育的教师在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比较缺乏,而且大多为兼职教师,师资力量极为薄弱,特别是从事人文类课程教学的教师,为此,必须依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全面提升通识教育师资水平。一是引进优秀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二是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努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不断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重点并不在于教师的学科知识,而在于提升教学从事素质教育的能力,能通过教材中提供的大量信息,充分发掘其中可提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