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820241A(43)申请公布日2023.03.21(21)申请号202211589352.6(22)申请日2022.12.12(71)申请人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512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99号纳米城NW06-403(72)发明人马卜魏玮峣周腾飞王允军(51)Int.Cl.C09K11/02(2006.01)C09K11/88(2006.01)C09K11/70(2006.01)B82Y20/00(2011.01)B82Y30/00(2011.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量子点、量子点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量子点制品(57)摘要本申请提供量子点、量子点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量子点制品。本申请的表面改性量子点包括量子点本体以及修饰于所述量子点本体表面的有机配体,所述有机配体来自二硫代锌盐‑多硫醇化合物,所述二硫代锌盐‑多硫醇化合物由多硫醇与二硫代锌盐反应而得,本申请表面改性量子点中来自二硫代锌盐‑多硫醇化合物的有机配体之间可以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量子点复合物,互穿网络结构有效保护量子点免受水氧、高温、强蓝光的侵害,由该量子点复合物制备获得的量子点制品的光学性能优异。CN115820241ACN115820241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表面改性量子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量子点本体以及修饰于所述量子点本体表面的有机配体,所述有机配体来自二硫代锌盐‑多硫醇化合物,所述二硫代锌盐‑多硫醇化合物由多硫醇与二硫代锌盐反应而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硫代锌盐包括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异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二甲氨基硫代甲酸)锌、二正丁基二硫代磷酸锌,丁基二硫代磷酸锌、二烷基芳胺基二硫代磷酸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硫醇和所述二硫代锌盐的摩尔比为(1~4):1。4.一种量子点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量子点本体以及包覆连接于所述量子点本体上的互穿网络结构,所述互穿网络结构由多个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表面改性量子点的所述有机配体之间反应形成。5.一种表面改性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对初始量子点修饰有机配体,以形成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表面改性量子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改性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S111、将初始量子点与多硫醇反应,形成表面修饰多硫醇配体的第一量子点;S112、将所述第一量子点与二硫代锌盐反应,形成表面改性量子点,所述表面改性量子点的表面修饰有机配体,所述有机配体来自二硫代锌盐‑多硫醇化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改性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S121、将多硫醇与二硫代锌盐反应,形成二硫代锌盐‑多硫醇化合物;S122、将初始量子点与二硫代锌盐‑多硫醇化合物反应,形成表面改性量子点,所述表面改性量子点的表面修饰有机配体。8.一种量子点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3:将所述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表面改性量子点中的有机配体之间发生缩合反应形成互穿网络结构,以获得量子点复合物。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量子点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反应温度为120~220℃,反应时间为0.5~8h。10.一种量子点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点复合物或者由权利要求8~9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量子点复合物。2CN115820241A说明书1/8页量子点、量子点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量子点制品技术领域[0001]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量子点、量子点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量子点制品。背景技术[0002]量子点(quantumdots),又称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尺寸在1‑10nm。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使它们具有独特的光致发光(PL)和电致发光(EL)性能。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相比,量子点具有量子产率高,光化学稳定性高,不易光解,以及宽激发、窄发射,高色纯度,发光颜色可通过控制量子点粒径进行调节等优良的光学特性,在显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量子点光致发光膜作为目前关注度最高的应用方式之一,成为研究热点。[0003]然而目前,由于量子点无法长时间耐受高水氧、高温、高能量蓝光,导致由其制备的量子点光致发光膜稳定性差,不利于实现量子点光致发光膜的产业化,严重制约量子点光致发光膜的发展。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