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945584A(43)申请公布日2023.04.11(21)申请号202211586971.X(22)申请日2022.12.11(71)申请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地址400039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33号(72)发明人林军黄树海吴天昊胡传凯康凤吴洋陈强陈驰(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立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85专利代理师廖明亮(51)Int.Cl.B21D37/04(2006.01)B21D45/04(2006.01)B21D51/02(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6页(54)发明名称一种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上部结构具有直径为D1的第一节段、直径为D2的第二节段,下部结构具有直径为D3的第三节段和直径为D4的尖端,D1=D2+(5~20)mm,D2=D3*(1.2~2)mm,D3=D4*(1.1~3)mm;制备方法步骤包括:采用开放内型挤压成形模具成型出盲孔的上部结构和实心下部结构,得中成型件;采用二次挤压工艺将所得中成型件的第一节段挤压至设计长度,得终成型件,并切去终成型件端部余量。采用本发明方案制得的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其延伸率≥12%、表层硬度达HRC53‑HRC57、芯部硬度达HRC52‑HRC55、芯部区域的变形量≥20%;采用本发明能够顺利、快速地制备出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且能够显著降低成型所需坯料的端部余量。CN115945584ACN115945584A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包括带有盲孔(21)的上部结构和实心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部结构具有直径为D1的第一节段(22)、直径为D2的第二节段(23),下部结构具有直径为D3的第三节段(24)和直径为D4的尖端,第一节段(22)与第二节段(23)通过第一锥体结构(25)连接,第二节段(23)与第三节段(24)通过第二锥体(26)连接,第三节段(24)与尖端之间具有第三锥体(27);其中,D1=D2+(5~20)mm,D2=D3*(1.2~2)mm,D3=D4*(1.1~3)mm,盲孔(21)直径d=(0.5~0.75)*D2,底部的厚度T=(1~5)*D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锥体的锥面与盲孔(21)轴线的夹角为15°~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壳体总长为1500~1800mm,第二节段(23)的直径D2为265~380mm,第三节段(24)和第三锥体(27)的总长H1为200mm,第二节段(23)、第二锥体(26)、第三节段(24)和第三锥体(27)的总长H3为500mm,各个锥体的锥面与盲孔(21)轴线的夹角为15°~30°。4.一种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1,采用开放内型挤压成形模具成型出盲孔(21)的上部结构和实心下部结构,得中成型件;步骤2,采用二次挤压工艺将所得中成型件的第一节段(22)挤压至设计长度,得终成型件,并切去终成型件端部余量。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放内型挤压成形模具包括凹模(5),用于配合凹模型腔(10)的压型冲头(2),在凹模(5)上且位于凹模型腔(10)下部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内凹模(7),内凹模(7)上设置有顶料杆(8),由凹模型腔(10)和内凹模(7)的型腔共同构成形状可变的工件型腔;凹模型腔(10)的上部区域具有锥形台(15),锥形台(15)上部直径大于锥形台(15)下部直径;其中,内凹模(7)上具有竖向布置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均能够与凹模型腔(10)衔接;当第一腔室(11)与凹模型腔(10)衔接时,由凹模型腔(10)的上部区域和第一腔室(11)共同构成工件型腔一;当第二腔室(12)与凹模型腔(10)衔接时,由凹模型腔(10)的上部区域、凹模型腔(10)的下部区域和第二腔室(12)共同构工件型腔二;在凹模(5)顶部设置有两组压块(1),每组压块(1)下端铰接连接夹料板(3),两个夹料板(3)转动连接在凹模(5)顶部的安装件上,在凹模(5)顶部且位于夹料板(3)下方设置有支撑件(4);在凹模型腔(10)的下部区域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锥形限位块(17),锥形限位块(17)上轴向设置有能够供顶料杆(8)穿过的孔;向上拉动压块(1)时,夹料板(3)顺时针转动,且夹料板(3)转动至水平状态时为顺时针转动的极限位置,处于水平状态时的两个夹料板(3)之间的间距小于凹模型腔(10)的内径;向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