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一、地球公转的特征【特别提示】(1)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日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秋分日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2)南、北回归线太阳每年各直射一次回归线之间的地点太阳每年都直射两次。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特别提示】就某地而言太阳直射点移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移去则逐渐减小。3.四季的更替【信息解读】图中显示出“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1.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其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3.昼夜长短计算(3)利用“对称法则”突破昼夜长短规律的技巧:①在同一天中θ°N的昼长等于θ°S的夜长;θ°N的夜长等于θ°S的昼长。如图:③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A、B两天其昼夜分布关于赤道对称即A昼长等于B夜长A夜长等于B昼长。因为关于春分或秋分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关于赤道对称。如下图:2.(2012·山东文综)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信息解读】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一天中日出以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午时达最大值。之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其中正午的太阳高度称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示意图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考点对其规律的把握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3)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2.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地区白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情况相反。(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3.(2014·全国课标文综Ⅰ)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题。正午太阳高度图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是地球运动部分的重要考点。解题关键是把握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确定位置和时间。具体突破如下:3.看冬夏至正午太阳高度差(2012·福建文综)图1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2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1)读图获取有效信息(2012·福建文综)图1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2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2015·皖中名校联合体联考)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黄赤交角为24.24°时()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22.1°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昼夜长短的变(2015·济南六校联考)读某日①~④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回答4~5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8.(2015·浦东新区调研)下图为8月某日地球上晨昏线局部示意图此刻全球处于同一天。读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