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443399A(43)申请公布日2018.08.24(21)申请号201810236549.9H01F27/33(2006.01)(22)申请日2018.03.21(71)申请人北京舒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100043北京市石景山区城通街26号院2号楼16层1625(72)发明人李伟赵旭东(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代理人杨叁(51)Int.Cl.F16F15/04(2006.01)F16F15/08(2006.01)F16F15/023(2006.01)F16F15/02(2006.01)H01F27/0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54)发明名称降噪减震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噪减震装置,涉及变压器辅助设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互相扣合的上层外壳和下层外壳,所述上层外壳和下层外壳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连接有下层减震器、减震支架、支撑架和上层减震器,减震支架和支撑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上层外壳的长度,下层减震器与上层减震器分别至少有两个,上层减震器与上层外壳之间为点接触固定。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变压器因震动在楼体中产生较大震动噪音的问题,对变压器工作状态起到降噪减震的作用。CN108443399ACN108443399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降噪减震装置,包括互相扣合的上层外壳(21)和下层外壳(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外壳(21)和下层外壳(22)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连接有下层减震器(3)、减震支架(4)、支撑架(5)和上层减震器(6),减震支架(4)和支撑架(5)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上层外壳(21)的长度,下层减震器(3)与上层减震器(6)分别至少有两个,上层减震器(6)与上层外壳(21)之间为点接触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外壳(21)的顶面固设有上层减震垫(211),在下层外壳(22)的底面固设有下层减震垫(2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减震器(3)为阻尼弹簧减震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外壳(22)的底壁上固定有加强板(222),在加强板(222)上方熔接固定有橡胶垫(223),下层减震器(3)通过螺钉固定在橡胶垫(22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架(4)采用弹性不锈钢片制作成倒U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噪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的内部设有中空的内腔(5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减震器(3)包括互相扣合的上支座(31)和下支座(32),上支座(31)与减震支架(4)固定连接,下支座(32)内部设有多个连通的空腔,上支座(31)固定连接有伸入到下支座(32)的空腔中的活塞杆(38),活塞杆(38)端部安装有活塞(35),活塞(35)在空腔中相对下支座(32)滑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噪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32)的顶部密封固定有上封盖(33),下支座(32)内同轴设置有第一内套筒(321)和第二内套筒(322),第二内套筒(322)的顶端密封固定有中封盖(34),底端固定有下封盖(36),活塞(35)位于中封盖(34)和下封盖(36)之间并将空腔隔成上腔(342)和中腔(352),下封盖(36)与下支座(32)之间形成下腔(323),活塞(35)上设有连通孔(351),连通孔(351)上设有弹性的盖板(381);中封盖(34)上设有排气孔(341),下封盖(36)上设有用于连通下腔(323)和上腔(342)的泄压孔(361),下封盖(36)内部敞口,敞口处盖合有相对其远离或靠近的挡片(37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噪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盖(36)靠近中腔(352)一面的敞口处设有与挡片(371)相配合的凹槽(362),所述挡片(371)连接固定有压片(372),压片(372)位于下腔(323)中并通过弹簧(373)与下封盖(36)连接。2CN108443399A说明书1/5页降噪减震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变压器辅助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降噪减震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改造步伐的加快,对有限的土地利用和城市美化要求也相应提高。城市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迁移到城市,与此同时,用地紧张、站址难觅,尤其是在市中心等繁华商业用地,不仅空间无法充分利用,而且对于土地资源也是一种浪费,由此地下变电站开始得到广泛应用。[0003]授权公告号为CN10231559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半埋式箱式变电站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