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债发行论文摘要从我国1981年开始恢复发行国债以来的20余年里,国债发行的数额基本是在逐年不断上升的。本文在我国自1981年以来国债发行情况的数据材料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和判断国债适度规模的衡量标准,讨论了我国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问题。关键词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适度标准引言我国每年总的国债规模大体是依据中央财政预算赤字与该年度国债还本付息额的加计,再根据有关财政收支因素与其他因素进行调整修正后得出总债务规模。自1981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节节攀升,尤其是1994年以后,更以年均30%的速度扩张。国债政策是为实现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目标服务的。国债的规模怎样才是合理的,才能起到调控经济的作用?国债发行是否是越多越好?怎样来控制好这个度?本文将从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和国债适度性的衡量指标来具体分析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一、从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变量,国债发行规模是受诸多政治、经济因素影响的。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因素影响国债发行规模: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和可以发行的国债规模的大小成正方向变化。即GDP越大,可以发行的国债就越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债的承受能力就越强。这主要是从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上来考虑的。2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一般而言,赤字规模越大,债务规模也就越大;宏观经济形势。当经济出现需求不旺、投资下降时,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赤字预算不可避免,则债务规模也会随之上升。3国债还本付息额和累积余额。借新债还旧债是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我国政府发行的国债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用来偿还到期债务本息。2001年国债发行规模为4483,53亿元,当年到期债务还本付息额为2007.73亿元,占国债发行规模的44.78%左右。4经济主体的应债能力。居民储蓄和信贷规模越大,可用于购买国债的社会资金越多,国债的潜在购买力就越强,国债的发行规模就可以越大。另外,如果政府判断国债规模的扩大将引发财政风险,就会控制国债发行规模。政府的行为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债规模。例如政府实行赤字预算而非平衡预算、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而非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府各项支出的规模和范围选择、国债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用于地方建设等,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二、从国债规模适度性的衡量指标来分析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如何选择衡量国债规模适度性的指标。并且使得这些指标能够较为理想地切合各国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目前仍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从各国的具体实践看,当前普遍采用如下一些指标来评估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以及由于国债规模扩张所带来的财政风险的程度。(一)国债依存度指标国债依存度指标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或财政支出的比率。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赖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指标。2000年,我国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为58.78%,比日本财政最困难时期债务依存度最高年份的37.5%还要高出21.28个百分点。中国1991-1995年中央财政依存度平均值为36.15%,高出当时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2.38%)23.77个百分点,高出当时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1.42%)14.73个百分点。可见,从国债依存度这个指标看,我国无论是国家财政还是中央财政的财政支出都已经处于过分依赖债务收入的脆弱状况,国债扩容空间很小。(二)国债负担率指标国债的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它表示国民负担国债的情况,考察的是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是从国债的认购能力方面来考虑的。从理论上讲,在不允许透支弥补赤字的情况下,政府势必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的办法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务负担必然会越来越大。通常认为,国债负担率警戒线不能超过45%。经济发达国家的比例相对可以高一点,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则应该相对低一点。单纯看这一指标,2004年底我国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即国债负担率为21.6%。远低于由欧盟规定国际公认的60%的警戒线,但我国的国债负担率是呈上升趋势,而且基本上每两年上升1个百分点。1997年之后,国债负担率的上升速度加快,每年上升2个百分点。(三)偿债率指标偿债率是指国债的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该比率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中央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关于这一指标,国际公认的安全线是8%-10%,目前,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的国债偿债率基本上都在安全线以内,唯有德国略有超出。我国在199年以前,由于国债发行规模不大,国家财政收入用于债务支出的也就不多,偿债率较低。从1994年起,国债的发行规模剧增由此导致债务支出总额迅速上升,国债偿债率从199年的6.99%迅速攀升到1998年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