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正确理解新课标引领语文新课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初中语文部分特点二、进一步强调传统语文的重要性三、强调了语文教学中的多读多写四、针对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出了明确阐述五、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如关于综合性学习。在强调综合性学习的同时,“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如关于学生作业。课标要求“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如关于写作教学,特别指出“要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加强平时练笔指导。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其中“7~9年级部分”,删掉诗歌2篇: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白居易的《观刈麦》;增加诗歌8篇: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北朝民歌《木兰辞》、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白居易的《卖炭翁》、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辛弃疾的《南乡子(何处望神州)》、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增加文言文7篇:《<孟子>三则》(含原有的《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增加《富贵不能淫》)、《<庄子>一则》、《<礼记>一则》、《<列子>一则》、陶弘景的《与谢中书书》、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纪昀的《河中石兽》;另原有的内容不指定的《孔子语录》变成内容明确指定的《<论语>12章》。“附录”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也有微调:一是在推荐童话中增列了叶圣陶的《稻草人》、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两部中国作品;二是增加了革命传统读物,如《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三是删掉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换成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这样更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水平。七、要求写好字,会写毛笔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新标准主要的新亮点一、德育取向,更加鲜明1、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2、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二、能力培养,更加强调1、强调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新标准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原标准为: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并将“总体目标”中的第8项修订为“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第9项修订为“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由此可见,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逻辑的起点与最终归宿。2、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教学警示,更加周到原标准提出了10点教学警示。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等。这些教学警示,成了我们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南,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由于很多教师是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成长起来的,人的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历史惯性,因而,语文教学仍存在不少的问题。新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在保留原标准3点教学警示的基础上,7点重新表述,又增加了9点教学警示。如“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抵制抄袭行为”;“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等。新标准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共提出了19点教学警示,比原标准为周到。这些“改变”“不应”“防止”“不能”“摒弃”“避免”等教学警示,将促使我们摆脱传统观念的惯性,少走弯路,不走错路,积极探索,勇闯新路。四、评价体系,更加完善1、在评价功能上,原标准只说“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至于评价有哪些功能,要注意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却只字未提。新标准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功能的正确定位,生动地体现了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理念。2、在评价方式上,新标准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相合,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同时补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