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2449450A(43)申请公布日2021.03.05(21)申请号202011318117.6(22)申请日2020.11.23(71)申请人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地址710054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9号博源科技广场A座申请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72)发明人秦昶顺李刚李明皓李帅英孙冲贾晓静乔冠许博魏明龙(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代理人安彦彦(51)Int.Cl.H05B3/5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系统伴热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系统伴热装置,包括电源引节点、总进线开关、主回路接触器、分支开关、伴热电源接线盒、自限温伴热电缆、温度传感器及伴热控制器;电源引节点与总进线开关的一端相连接,总进线开关的另一端与主回路接触器的一端相连接,主回路接触器的另一端与分支开关的一端相连接,分支开关的另一端经伴热电源接线盒与自限温伴热电缆相连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伴热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伴热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主回路接触器的控制端相连接,该装置能够保证待伴热设备连续稳定运行。CN112449450ACN11244945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系统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引节点(1)、总进线开关(2)、主回路接触器(3)、分支开关(6)、伴热电源接线盒(7)、自限温伴热电缆(8)、温度传感器(5)及伴热控制器(4);电源引节点(1)与总进线开关(2)的一端相连接,总进线开关(2)的另一端与主回路接触器(3)的一端相连接,主回路接触器(3)的另一端与分支开关(6)的一端相连接,分支开关(6)的另一端经伴热电源接线盒(7)与自限温伴热电缆(8)相连接,温度传感器(5)的输出端与伴热控制器(4)的输入端相连接,伴热控制器(4)的输出端与主回路接触器(3)的控制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系统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方控制室(9),远方控制室(9)的输出端与分支开关(6)的控制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系统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箱(10),其中,总进线开关(2)、主回路接触器(3)、伴热控制器(4)及分支开关(6)均设置于电源箱(10)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系统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伴热手动启动按钮,其中,伴热手动启动按钮与伴热控制器(4)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系统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支开关(6)配置有漏电保护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系统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自限温伴热电缆(8)缠绕或者敷设于管道或者仪表的外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系统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支开关(6)设置有辅助节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系统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支开关(6)上的辅助节点与远方控制室(9)相连接。2CN112449450A说明书1/3页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系统伴热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火电厂管道及仪表电伴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系统伴热装置。背景技术[0002]电伴热装置是一种有效便捷的管道、阀门、仪表、水泵、罐体、油管、灰仓等的保温以及防冻装置,由于电伴热装置具有热效率高、节约能源、设计简单、施工安装方便等优点,因此,电伴热装置在火电厂被广泛使用。电伴热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伴热电缆发出一定的热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补充被伴热装置的热损失,以达到升温、保温或防冻的目的。伴热电缆种类主要包括自限温伴热电缆、恒功率伴热电缆、MI铠装矿物绝缘加热伴热电缆。自限温伴热电缆常用在对伴热温度精度要求不高、温度相对较低的场合,其特点是与被加热体系相互关联,能随被加热体系温度的变化而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自动限制加热的温度,克服了传统恒功率伴热电缆需增加温度控制系统的缺陷,使伴热系统更加简单、稳定、安全、节能。[0003]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当环境温度较高不需要伴热装置投入的情况,此时伴热装置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加速了伴热电缆的功率衰减、缩短了使用寿命,造成了电能的浪费。此外,因存在自限温伴热电缆绝缘损坏或其他故障导致空开跳闸的情况,伴热系统运行状态无法在后台进行实时监控,需运行人员定期巡检才能发现某个伴热回路发生问题,存在系统运行中某个时间段缺少伴热的情况,导致某段管道在低温状态下发生冻堵或者轴承温度升高,严重影响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此外还增加了运行人员巡检的频次。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