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问题情境课例研究情境,不是一个新概念,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它受教师关注的热度陡增,几乎是无情境不教学。但对情境教学,还有以下三点需要厘清。一、情境,不能脱离课程视角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这段的表述非常重要,它涵盖几个关键词: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它对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学习载体和学习方式等都做了界定。而课标对“语文学习任务群”又是这样表述的:“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习”,为什么不叫“教学”任务群,而叫“学习”任务群,强调主体是学生;“任务”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既然称“任务”,就强调驱动和导向作用,而驱动和导向关联的则是教师的主导地位;而“群”则意味着新课程的学习是整合的,是项目学习。是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的综合,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逐“点”解析和学科技能逐项训练。只有理解了新课程的这些关键概念,只有厘清了这些概念间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情境”它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语文作为跟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学科,它的情境是多样化的。既包括单元的人文价值指向,也包括以课文为主体的学习资源,具体任务中提示的支架性材料,以及师生之间共同的生活场域。学习资源等支架性材料的,它呈现形式包括图片、视频、文字材料、语言描述等,可以是单一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组合。课标中是这样表述情境的:“要使课程内容情境化,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强调情境的“真实”,是因为生活情境本身是“真实”的;而之所以强调“富有意义”,是因为它是作为教学的载体而存在的。它不是单纯的生活情境,而是饱含教师教学意图的、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境。可以这样说,课标落地、课标进课堂,实际上就是生活情境教学化。让学生知道教材中学的知识要“到哪里去”,要“学以致用”。“用中学,学中用”,这就是情境带来的良性循环。离开课程视角的情境,也只能是故事而已,除了创境和激趣,也再无意义而言。二、情境,不能离开任务驱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学习,不再只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集能力构建、技能提升和素养养成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所以设计情境任务就是要把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的方式方法都涵盖其中。情境素材的价值,不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为了学生提供学习的背景、条件与氛围,更是为了形成驱动性任务,去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语文核发素养。尤其是面对新教材的大单元设计,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大情境、大任务。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设计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具有开放性的挑战性的复杂的学习任务,是具有相当难度的。所以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只有情境,没有任务;即使有任务也不具备挑战性。那么应该如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呢?比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下片几乎全是典故,如果从典故入手进行分析,那么就只能停留在知识讲解或能力训练的层面。学生最终获得的只能是零散的生硬的知识点,而不能建立起语文知识和学生的语文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无法将学科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我们不妨设计这样一个学习任务:辛弃疾对这次北伐是否抱有必胜的信心?通过这个任务可以把整个下片贯穿起来:典故运用之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情感都能辐射到。对学生来说,这个任务既是驱动又有挑战,能促进学生语言、思维、情感的培养和发展。学习必修上“生命的诗意”这个单元时,可以设计一个向“中华魂读书”活动推荐苏轼或辛弃疾词作的活动。这个任务考虑到了整个单元前后课时之间的关联,以及不同课时在单元中的作用。这个任务的设计能聚焦文本的育人价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命运、国家命运紧密相联,让学生在更高的层面来审视个人的成败得失,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可谓意义重大。所以,新课程的教学必须依据课标精神,围绕核心素养,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单纯的知识点的训练走向整体的、综合化的情境任务的设计。三、情境,不能忽视文本细读虽然说教材只是学习材料、学习支架,但教材毕竟是体现了上位者意识、国家意识的,是多少专家耗时耗力精心编写的最重要的学习材料。所以,不管是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决不能完全架空文本。如果架空文本,为情境而情境,为活动而活动,那只能是空洞的热闹、虚假的繁华。语文学科最本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