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9852044A(43)申请公布日2019.06.07(21)申请号201811484552.9C08K5/134(2006.01)(22)申请日2018.12.06C08K5/526(2006.01)(71)申请人安徽集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31200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工业聚集区(72)发明人陈海袁婷何修文(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代理人王挺郑琍玉(51)Int.Cl.C08L77/02(2006.01)C08L77/06(2006.01)C08L77/00(2006.01)C08K9/04(2006.01)C08K3/3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54)发明名称一种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如下:将氮化硼颗粒与尿素颗粒进行混合并加入到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球磨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并干燥;氮化硼颗粒与尿素颗粒的质量比为1:(1-5);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氮化硼颗粒加入到具有端羟基的超支化聚酯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最后采用丙酮洗涤并干燥以获得接枝改性氮化硼;接枝反应温度65-75℃,搅拌时间1.5-2.5h;将20-50重量份接枝改性氮化硼、100重量份尼龙、0.2-1重量份抗氧化剂以及0.1-1重量份润滑剂进行混炼,之后挤出。本发明降低体系加工粘度的同时诱导氮化硼形成取向导热通路,简化加工工艺,利于工业化。CN109852044ACN109852044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氮化硼颗粒与尿素颗粒进行混合并加入到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球磨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并干燥;所述氮化硼颗粒与尿素颗粒的质量比为1:(1-5);步骤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氮化硼颗粒加入到具有端羟基的超支化聚酯(BE)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最后采用丙酮洗涤并干燥以获得接枝改性氮化硼;所述接枝反应温度65-75℃,接枝反应搅拌时间1.5-2.5h;步骤3,将20-50重量份所述接枝改性氮化硼、100重量份尼龙、0.2-1重量份抗氧化剂以及0.1-1重量份润滑剂进行混炼,之后挤出获得所述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氮化硼颗粒为六方氮化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具有端羟基的超支化聚酯(BE)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浓度为0.8-1.2mol/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球磨所用球珠与氮化硼颗粒的质量比为50:1,球磨速度为100rpm,球磨时间为3-8h。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尼龙为尼龙6和/或尼龙66。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98、抗氧剂168、抗氧剂1010中的一种或几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润滑剂为聚酰胺蜡、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乙撑双油酸酰胺中的一种。8.一种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获得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2CN109852044A说明书1/4页一种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导热改性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氮化硼取向导热尼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尼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通用工程塑料,在汽车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尼龙的低热导率限制了其进一步使用。目前改善尼龙导热率的方式是添加高导热率填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属颗粒、氮化硼等。在这些填料中,除氮化硼外,其他填料均为导电型填料,在导热的同时难以实现绝缘。而氮化硼本身是绝缘填料,因此其在绝缘导热聚合物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0003]中国发明专利CN201310671420.8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氧化镁、氮化硼、氮化铝等多种填料协效作用,并借助硬脂酸酰胺等多种助剂改善加工性能,最终热导率达到2.7W/mK。由于氮化硼是各项异性的导热填料,这种通过大量添加氮化硼的方式不能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反而劣化了尼龙的加工性能。[0004]鉴于氮化硼的各向异性导热性能,大量研究人员制备了取向氮化硼的复合材料,如中国专利CN201510547965.7和CN201510548716.X首先采用冰冻法制备了具有取向结构的氮化硼三维材料,并添加至聚合物基体中,当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