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查仲林先生其人其印总结了他当时的篆刻创作成就。三十余年来,书法篆刻热潮席卷大江南北,查仲林先生在汉印基础上创新的作品很受瞩目。当时全国印坛都在秦汉和流派印,但是平心而论,真正有突破的还很少。他独辟蹊径,在汉印这种司空见惯的传统中发掘出新意。他不是亦步亦趋地复古,而是遗貌取神,白文印从旁人忽视的魏晋凿印切入,注重刀味石趣,在沉稳朴厚的汉印形式中尽展率意沉雄;朱文则印外求印,从秦砖汉瓦中汲取养分,字形古朴,线条苍厚,有着汉砖般的厚重。他用的刻刀是特制的大号刻刀,足有一厘米多宽,不论白文线条多粗,均单刀一刀刻成,但是用刀刃的棱部略披刀痕,因而刀下并不呈现齐白石似的崩裂线条,反而呈现类似双刀的效果,分外浑厚猛利。他的篆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独标高格,在印坛具有广泛的影响,得到极高的评价,被公认为当代印坛代表人物之一。韩天衡先生评价他的作品“运刀自在,俨有生气”,他的篆刻在当代具有流派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他接连荣获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等大奖,他厚重率意的印风很快风靡一时,很多人追随他的风格。我们翻开1994年出版的《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便会发现模仿他风格的作品就有多件。此后,他坚守在自己的艺术天地里默默耕耘,不断追求,超越自我。查仲林先生的篆刻胎息于汉印,有着汉文化博大浑厚的背景和汉印质朴沉着的形式基因,把汉印特有的雄强浑厚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因而分外动人!查仲林先生不仅在篆刻上匠心独运,而且在书法、绘画上颇多建树,在古代碑帖、石刻造像等方面造诣匪浅。他的篆书以汉篆为基础,继承了汉代书法雄浑、古朴、奔放的作风,方正中见灵动,平实中见丰富,一看便知是“印人书”。他的魏碑、行草也颇有成就。查仲林先生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更是敬业乐群的表率。他广交朋友,坦诚相见,乐于助人,奖掖后学,在书画界是出了名的好人。他结金石缘,为周围的书画家创作了大量篆刻精品。1997年,他被评为中国文联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对他是实至名归的肯定。斯人已去,风范长昭,查仲林先生的艺术必将永久流传!当代篆刻创作的技法表现及形式特点发展变化很快,如今我们看仲林先生的遗作,似乎形式埘视觉的冲击力不是太强,其风格的独立性似乎也不是很鲜明,但在20年前,能在当时引领创作潮流的韩天衡、刘一闻、王镛、石开、黄悖等诸家之外融会贯通而独立特行者是查仲林先生。他的篆刻特点有三:一是用篆。早在20世纪60年代“上山下乡”时,在极艰苦的条件下,他手抄《康熙字典》的小篆字头及《说文解字》数遍。他对篆书谙熟于胸,所以在后来的篆刻用篆中他能以汉篆为基础而融会古今,俯拾即是而时出新意,他于篆书书法创作并不多,如将篆书分为识篆、习篆、用篆三方面的话,仲林先生重识篆与用篆,而没有在“习篆”中费去太多时间,强化将篆施用于方寸印面的能力而相对淡化其他,这其中表现出与明清篆刻家不同的当代篆刻家理念。二是刀法。他的许多印并不在印面上写印稿,而是将印面涂黑,使刀如笔,直接刻石,所以他印中的细节多得随缘生机之妙,这种妙处往往是不可重复、不可再造的。他用刀挺而柔,轻灵中见厚朴。他与周围北方印界朋友用刀生辣、厚重、猛利的特点拉开了距离,审慎地吸收江南印人用刀的清爽柔润,糅合北方的生辣厚朴,形成他古秀之妙的用刀特点,造就了他独立的篆刻技法语言。如果说他的印在当时具有流派性的影响,其刀法特征表现出的影响力最明显。三是做印法。在一面的印文刻完后,他每每使用许多技巧在印面上制造效果,使印面产生出浓厚的金石气氛,在斑斓占貌中表现刀笔轻健、游刃恢恢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