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确立了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了加强社会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作用,并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内容对加强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把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为此,我们要结合内蒙古社会建设的实际,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两个方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部署。一、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进一步推动我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区的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任务十分艰巨,大部分旗县“两基”达标水平偏低;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发展不足;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仍是各类教育的薄弱环节;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力度不足;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有待增强;教育发展还受到某些机制和体制的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缓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区教育发展的群众满意度,必须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我区要继续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现中小学校舍安全目标。重视农村牧区学校建设,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差距。实行旗县(市区)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继续推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均衡义务教育阶段生源。加大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力度,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普及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民族教育发展工程,保持民族教育国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这些具体指导方针都是我区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牧区、边远、贫困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制定更好的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能力和职业使命感。(二)注重就业质量问题,努力提高我区就业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围绕拓宽就业渠道,完善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强就业培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并把就业支持纳入三个年度“十项民生工程”,在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我区就业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就业总量相对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就业需求。就业质量不高,虚假就业、模糊就业、勉强就业等现象普遍存在。就业培训工作基础薄弱。就业结构仍不合理。为此,我区要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制定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时要优先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建立就业形势分析机制。动态适时地追踪就业形势,充实和完善各项就业政策,协调产业、贸易、财税、金融与就业政策配套一致,扶持那些就业吸纳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要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积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区居民收入领域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拉大。二是区内城乡收入差距很大。三是区内县域财政收入差距较大。在我区存在的这些问题中,还交织着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居民个人之间或群体之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下降,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我区实现居民持续增收的基本途径在于,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两个同步”“两个提高”的精神,逐年提高工资水平,特别是要提高那些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的工资增加幅度。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减少体制性干扰和操纵因素,服从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作程序和规则。要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