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论文}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教育论文}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作者:陈雪寒   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康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把学生培养成身体、心里真正健康的人。体育运动与智力、心里、心境、意志、人格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体育所能给予学生发展的好处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心里上,在提高人的素质上。笔者认为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应正视小学生的依赖心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正视学生的表现心理,积极培养思维能力;正视小学生注意力的短暂性,合理使用教学手段。以此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呵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渗透;心理适应 曾经有人问我教什么科目,我说教体育,他们立马就说教体育不错,没什么压力,就是带小孩玩的,我听后心里满难过的,原来体育老师在人们心目中是可有可无的。其实若想上好体育课我认为比上好语文数学还要难。其中一点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心里特征。在体育教学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灵活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结合儿童小学期间的心理特点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呵护方法。 一、小学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 小学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主要表现在脑的重量继续增加和额叶显著增大两个方面,其大脑的机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脑的发育 小学儿童脑的重量断续增加,并逐步接近成人(成人脑重平均为1400克),小学儿童正是大脑迅速发展时期。脑重量增加,是与脑神经细胞的增大,脑神经纤维的增长相联系的。从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序看,它从大脑生理结构方面保证了小学儿童智力活动和心理活动迅速发展的可能性。 (二)、大脑机能发育 小学儿童大脑机能也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1)、神经过程的机能进一步加强 小学儿童高级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进一步增强,大脑抑制机能也增强。儿童从4岁以后内抑制就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小学儿童年龄的增长,语言发展的同时内抑制机能也日益发展,表现在小学儿童能更细致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活动,并且更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是与青少年或成年人相比还很差,因此,既不宜过度兴奋,这样易于疲劳;也不能过分抑制,使儿童难于忍耐。正确的做法是使儿童兴奋和抑制合理地交替进行。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具有与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认识水平,高尚的情操,积极的情绪,同客观现实保持积极平衡的意志行动,以及良好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正常的智力因素2、健康的非智力因素(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3、和谐的人际关系4、适度的反应。因此,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协助学生认识自己,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解决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其一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勇敢顽强、不思困难;服从指挥、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维护公德,以及愉悦身心,陶冶感情,完善个性等优秀品质,日本体育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情绪安定、态度公正,严于律己、互相协作等优良品质。这在其国民素质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体育教学的目标有许多吻合之处。因此,通过体育教学来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一)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课堂心理环境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工作是富于挑战性的工作,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心地单纯、情感丰富的少年儿童。因此,我认为重视情感教育,尊重学生人格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进入小学,学生的自我意识已开始逐步加强,他们的内心也需要别人的尊重、认可。因此,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高高在上的师道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