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经》中“比”和“兴”的认知隐喻研究从亚里士多德开始,隐喻一直被认为是语言修辞的手段。直到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家们才开始重视和系统研究隐喻作为认知手段所具有的认知作用。其中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最具影响力,并且标志着认知角度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他们认为,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与人类的思维和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隐喻。隐喻是人们用具体的、熟悉的经验构建抽象、复杂概念的过程,这使人们的思维也具有隐喻性。“赋”、“比”、“兴”是《诗经》中诗歌的三种重要创作手段和艺术表达手法。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诗经》中的“比”和“兴”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多集中于文学,特别是修辞方法和意象表达,很少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本文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对《诗经》中的“比”和“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分析《诗经》中的“比”和“兴”,发现它们都可以用作隐喻,能够启发认知,暗示读者将某一事物或情感与另一种事物或情感联系起来进行认知。通过对“比”和“兴”进行分类和比较,我们发现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比”和“兴”存在以下区别:1,“比”中源域和目的域的映射关系比较直接、明显,逻辑关系较强;“兴”分为两类,一类只作为民歌起调、确定韵律的开端,另一类则与诗歌表达的意义有着隐喻联系。但是这类兴的产生和运作机制呈多维性,很多是由直接感知获得的心理体验起作用联系源域和目标域。2,“比”和“兴”是通过不同的心理联想认知模式产生的。“比”是先有目标域里的概念,通过理性联想选择合适的源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兴”把特定环境下作者的所见所闻所为和自然触发的情感或想法并置组织,所以源域和目标域是同时并存的。此外,“比”和“兴”在功能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修辞功能,语言学功能包括填补词义空缺和解释,诗歌功能,认知功能包括概念化和再概念化、类比论证,社会功能包括表达情感等。本研究验证了认知隐喻理论在理解概念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揭示了《诗经》中“比”和“兴”的认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