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构建高职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1.市场调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成功,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市场调查分析的正确性。学校也是如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学校专业开发,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只有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才能了解企业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才能了解职业岗位群的人才供需情况,从而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及培养规模。只有这样,所培养的人才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1996年以来,我校经过对江苏省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广、普及,企事业单位迫切需要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为满足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我校开设了“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维修与应用”、“信息工程与网络技术”等3个高职专业。2.目标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其正确制定,是构建高职教育新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学资源开发的依据,是教学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所以培养目标应在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依据来确定。如我们在制定“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时,从企业聘请了12名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专业顾问委员会,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充分论证,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在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制造安装、调试、检测、运行和维护等岗位群上,根据这一岗位群的实际需要确定了人才的职业能力,形成了拥有9项综合能力、179项专项能力的职业能力图表。3.教学资源开发为了科学、高效地组织教学,实现培养目标,就必须开发出科学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开发包括教学软资源的开发和教学硬资源的开发两部分。教学软资源的开发,是指教学文件的开发,由基本教学文件和辅助教学文件组成。基本教学文件主要包括DACUM能力图表,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实习大纲及实施意见,教材、实验指导书,各种能力考核标准等。专业教学计划要体现明显的职业性和高职特色。课程开发必须坚持能力本位,突出实践性,打破学科性体系,加强综合课程的开发。辅助教学文件主要包括专业教学手册,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课件,教学挂图、胶片,电子自学读物等。专业教学手册的开发,使学生明确培养目标,了解每学期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竞赛项目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教学硬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图书资源和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开发等。为了搞好教学资源开发,我校成立了教学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几年来,我们编制了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计划,且定期滚动修改,编写了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意见、实习大纲指导书、专业教学手册等教学文件100多份;认真搞好课程开发,实施课程综合化,编写出版了体现素质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的高职教材10本。学校投资1000多万元,对原有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同时又新建了一批水平比较高的“CAD”、“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控制”、“单片机与PLc”、“数控加工”等实验室和实训中心,与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几个著名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为高职学生的岗位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以及时在校专业教师进行强化技能训练等措施加强了“双师”型队伍建设。目前,我校“双师”率达到了15%。4.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将教学实施分为评价入学水平,制定学习计划,实施学习计划,考核学习成绩四个阶段。(1)评价入学水平。学生根据职业能力图表上的能力标准和要求,评价其入学时的能力水平。(2)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当时的能力水平及教学进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一般时间为两周。(3)实施学习计划。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按要求完成学习计划。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计划,实现培养目标,我校建立了由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课堂培养目标三个层次组成的目标教学体系,教学目标的内容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部分,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师教案首页上均要鲜明地体现教学目标;学校不仅把教学计划发给每位教师,而且还把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目标、主要能力考核项目与考核标准以及多证制要求等编印成专业教学手册,学生一入学就发给学生,从根本上减少了教和学两方面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还建立了以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上,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逐步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突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上,广泛推行了讨论式、案例式、边讲边练式等教学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手段上,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做到了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