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留置针的退针装置.pdf
一吃****仕龙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相关资料
一种留置针的退针装置.pdf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留置针的退针装置,包括针体、设于针体内部且贯通针体两端面的安装孔、穿刺针、滞留管和输液管,所述针体的一端为头端,所述针体的另一端为尾端,所述安装孔从针体的头端至尾端依次分为针头容纳槽、过渡孔和针尾容纳槽,所述针头容纳槽和针尾容纳槽的直径大于过渡孔的直径,所述穿刺针设于安装孔内,且所述穿刺针的头部外露于针体的头端,所述穿刺针的尾部位于针尾容纳槽中,本实用新型通过穿刺针、安装孔、针柄、凹形滑槽、凸形滑块、气体管道以及气囊等的配合,退针时通过充气装置让气囊膨胀,从而推动凸形滑块带动针柄向后移
一种留置针取针保护装置.pdf
本方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取针保护装置。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以及与导管组件连接的输液接头,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座以及导管,针管组件包括空心圆筒和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底部设在空心圆筒上,所述空心圆筒内设有防针刺装置,所述空心圆筒包括上半部空心圆筒和下半部空心圆筒,所述上半部空心圆筒和下半部空心圆筒之间设有折叠膜;本方案通过设置防针刺伤装置,使得穿刺针位于空心圆筒的空腔内可以防止针刺型职业暴露,由于针尖被封闭在较为密闭的空腔内,因此可以有效收容针尖的血液,防止血液飞溅、造成污染。
留置针装置.pdf
一种留置针装置,被收纳在密封体(20)的内腔(24)内的衬套(40),能够从内针(50)贯通外针(30)并从外针的末端突出的初始位置、向内针被收纳在密封体的内腔内的退回位置移位。在将挡块(70)插入密封体的内腔内并使其末端与位于初始位置的衬套抵接时,挡块的后端部分(71)在密封体的后侧露出。在使挡块的末端与位于初始位置的衬套抵接的状态下,能够利用一只手在手指推压密封体的后端或者其附近的同时,夹持后端部分并从密封体拔出挡块。
留置针装置.pdf
在衬套(40)位于护套(20)的内腔的前端侧的初始位置,内针(50)贯通外针(30)而从外针的前端突出至外部,在衬套位于护套的内腔的后端侧的后退位置,内针被收纳于护套的内腔内。在外针的外周面形成有第1侧孔(31),在内针的外周面形成有第2侧孔(51)。在衬套处于初始位置时,包含外针的第1侧孔的区域(33)的内周面紧贴于内针的外周面,第2侧孔与外针的内周面及外针的前述外周面紧贴的区域相比,更靠近衬套侧。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内针与外针之间的间隙用血液充满的预充操作,另外,在穿刺时血液不会从外针的侧孔漏出。
留置针装置.pdf
本发明提供一种留置针装置,外单元(101)具备具有内腔(24)的密封件(20)和固定在密封件的前端的软质的外针(30)。内单元(102)具备配置在密封件的内腔内的内衬套(40)、固定在内衬套的前端的硬质的内针(50)以及与内衬套的后端连接的软管(60)。内单元相对于外单元从内针贯通外针而从外针的前端突出的初始位置向内针收纳于密封件的内腔内的后退位置位移。处于初始位置的内单元固定于外单元,以便在将内单元配置在初始位置而进行穿刺时内单元不会由于内针受到的反作用力而朝向后退位置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