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CNCN104334225104334225A(43)申请公布日2015.02.04(21)申请号201380028284.9(51)Int.Cl.(22)申请日2013.05.30A61M25/06(2006.01)(30)优先权数据2012-1250452012.05.31JP(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11.28(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650802013.05.30(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80232JA2013.12.05(71)申请人株式会社JMS地址日本广岛县(72)发明人藤井亮至植松雷太(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代理人胡建新权权利要求书2页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4页说明书14页附图14页附图14页(54)发明名称留置针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留置针装置,外单元(101)具备具有内腔(24)的密封件(20)和固定在密封件的前端的软质的外针(30)。内单元(102)具备配置在密封件的内腔内的内衬套(40)、固定在内衬套的前端的硬质的内针(50)以及与内衬套的后端连接的软管(60)。内单元相对于外单元从内针贯通外针而从外针的前端突出的初始位置向内针收纳于密封件的内腔内的后退位置位移。处于初始位置的内单元固定于外单元,以便在将内单元配置在初始位置而进行穿刺时内单元不会由于内针受到的反作用力而朝向后退位置移动。CN104334225ACN104325ACN104334225A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留置针装置,具备:外单元,包括具有内腔的密封件以及固定于上述密封件的前端的软质的外针;以及内单元,包括配置在上述密封件的上述内腔内的内衬套、固定于上述内衬套的前端的硬质的内针以及与上述内衬套的后端连接的软管,上述内单元相对于上述外单元,从上述内针贯通上述外针而从上述外针的前端突出的初始位置、向上述内针收纳于上述密封件的上述内腔内的后退位置进行位移,该留置针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将上述内单元配置在上述初始位置而进行穿刺时,处于上述初始位置的上述内单元固定于上述外单元,以便上述内单元不会由于上述内针受到的反作用力而朝向上述后退位置移动。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留置针装置,其中,在上述内单元处于上述初始位置时,上述内针固定于上述外针。3.如权利要求1或者2记载的留置针装置,其中,在上述内单元处于上述初始位置时,上述内衬套固定于上述密封件。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留置针装置,其中,上述密封件具备保持上述外针的外衬套以及在一端固定有上述外衬套的筒状的密封筒,在上述内单元处于上述初始位置时,上述内衬套固定于上述外衬套。5.如权利要求3或者4记载的留置针装置,其中,上述密封件具备保持上述外针的外衬套以及在一端固定有上述外衬套的筒状的密封筒,在上述内单元处于上述初始位置时,上述内衬套固定于上述密封筒。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记载的留置针装置,其中,在上述内单元处于上述初始位置时,安装于上述内衬套的O型环固定于上述密封件。7.如权利要求6记载的留置针装置,其中,上述密封件具备保持上述外针的外衬套以及在一端固定有上述外衬套的筒状的密封筒,在上述内单元处于上述初始位置时,上述O型环固定于上述密封筒。8.如权利要求6记载的留置针装置,其中,上述密封件具备保持上述外针的外衬套以及在一端固定有上述外衬套的筒状的密封筒,在上述内单元处于上述初始位置时,上述O型环固定于上述外衬套。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记载的留置针装置,其中,在上述内单元处于上述初始位置时,上述内针固定于上述密封件。10.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留置针装置,其中,上述密封件具备保持上述外针的外衬套以及在一端固定有上述外衬套的筒状的密封筒,在上述内单元处于上述初始位置时,上述内针固定于上述外衬套。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记载的留置针装置,其中,2CN104334225A权利要求书2/2页上述固定基于上述内单元与上述外单元之间的摩擦力。3CN104334225A说明书1/14页留置针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留置针装置,其构成为,具有软质的外针和硬质的内针,在使内针的前端从外针的前端突出的状态下向患者进行穿刺,然后使内针从外针后退。背景技术[0002]留置针装置被广泛用于输液、输血、体外血液循环等处置。在这种处置中,当将金属针留置在血管内时,有可能使血管受伤。因此,已知具备软质的外针和硬质的内针的留置针装置。在使内针的前端从外针的前端突出的状态下将外针以及内针向患者的血管进行穿刺,然后使内针从外针后退,而仅将外针留置于患者。所留置的软质的外针使患者的血管受伤的可能性较低。[0003]图12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