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哈大高铁无交叉线岔技术的探讨分析论文设计时速为350km/h的哈大高速铁路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至辽宁省大连市,纵贯东北三省,哈尔滨西站至大连北站间运营里程921公里,是我国目前在最北端的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哈大高铁与正线相交的18号道岔采用无交叉线岔布置方式,站线18号道岔和12号道岔采用交叉线岔。本文重点对18号道岔处无交叉线岔的原理及调整进行探讨。1接触网道岔概述我国的普通线路上使用的是普通交叉线岔,而在武广、京沪、哈大等高速铁路接触网上,除部分交叉线岔外,大多数都采用高速无交叉线岔。交叉线岔是我国电气化铁路创建之初便采用的结构形式,实践证明,这种线岔布置方式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和维修。交叉线岔由于限制管的存在,当列车高速通过正线时,由于接触线抬升量较大,受电弓必然要接触两支接触线,在交叉点附近形成相对硬点是难免的,成为改善接触网弹性的制约因素,从而制约了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发展,为了适应电气化铁路提速的需要,无交叉线岔应运而生。2哈大高铁无交叉线岔的布置2.1平面布置道岔柱C在道岔开口方向距离理论岔心不小于25m的位置,现场一般是在线间距1320mm处。道岔柱B设置在靠近岔尖方向距离理论岔心10m-15m位置,现场一般位于线间距120mm处。转换柱A满足相邻跨距差的要求。在线间距1320mm定位处两线都往正线方向拉,正线拉出值150mm,侧线拉出值150mm。在线间距120mm定位处,两线对拉,侧线往正线拉1100mm(对侧线),正线往侧线拉400mm(对正线)。2.2立面布置A.B.C三个腕臂均采用双腕臂的悬挂形式,即两个锚段的接触悬挂相互独立,当温度变化时,两支悬挂可独立纵向移动。正线永远是正常导高为5300mm,不设置坡度变化,保障了电力机车以时速350km/h通过道岔的设计目标。侧线在线间距1320mm(支柱C)处抬高20mm,在线间距120mm(支柱B)处定位点抬高120mm,在线间距。(支柱A)处定位点抬高500mm,在支柱A至支柱B,支柱B至支柱C之间侧线由高到低以抛物线的形式过渡。2.3交叉吊弦交叉吊弦指正线承力索在此处悬挂侧线接触线,侧线承力索交叉悬吊正线接触线。交叉.吊弦使受电弓在经过线岔时,在两支接触悬挂之间转换更加平滑、顺利,极大地降低了发生钻弓、打弓的可能性。始触区前安装交叉.吊弦一组,安装在550-600mm处,正线与侧线上的两根.吊弦间距一般为2m。其它.吊弦与交叉吊弦的间距仍按正常取值,即6-10m。交叉吊弦的安装顺序应保证在受电弓从道岔开口方向进入时先接触到的.吊弦为侧线承力索和正线接触线之间的.吊弦。现场施工时,各道岔柱的拉出值调整到位后,将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放到侧线钢轨上,测量正线接触线对侧线钢轨的拉出值,在拉出值为580mm的位置安装正线承力索和侧线接触线之间的交叉.吊弦。距离此.吊弦道岔开口方向2m处安装侧线承力索和正线接触线之间的`交叉吊弦。为防正接触悬挂受温度影响产生偏移,交叉吊弦采用滑动吊弦。为防正接触线侧载流环发生刮弓事故,将载流环安装在线夹倾斜的反侧。3工作原理3.1受电弓从正线通过受电弓最外端尺寸的半宽为625mm,考虑机车高速运行时受电弓横向摆动量250mm,升高后的加宽为120mm,所以受电弓在侧线侧最外端可触及到的尺寸限界为625mm+250mm+120mm=995mm。受电弓在A柱处时,侧线接触线距离受电弓中心距离1320mm-150mm=1170)995mm。受电弓在B柱处时,侧线接触线距离受电弓中心距离1100mm+120mm=1220)995mm。所以机车从正线高速通过时,由于侧线接触线距离受电弓中心的距离大于受电弓动态包络线范围,因此受电弓永远不接触侧线。3.2受电弓由侧线进入正线受电弓由C柱向B柱方向滑行,正线接触线距离受电弓中心的距离逐渐减小,当减小至1050mm时开始进入始触区,始触区内侧线比正线接触线抬高,并且受电弓对侧线接触线还有向上的抬升力,所以正线接触线是从受电弓侧面倒角偏下的某一点过渡到受电弓上表面的。随着机车的继续前进,侧线接触线与正线接触线间距增大,当机车驶入正线受电弓够不到侧线接触线时在某一点脱弓,这样,受电弓就顺利地过渡到正线。为保证受电弓爬上正线接触网的安全性,对正线接触线与受电弓的始触点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不能低于受电弓侧面高度差的1/3,一般考虑为80mm左右。3.3受电弓由正线进入侧线受电弓由B柱向C柱方向滑行,侧线接触线抬高由120mm程抛物线状逐渐下降,在侧线接触线距离受电弓中心1050mm时开始进入始触区,但受电弓外侧倒角并未触及到接触线,之后随着导高的下降,侧线接触到受电弓的滑板。通过始触区后,随着机车的继续前进,正线接触线与侧线接触线间距增大,当机车受电弓够不到正线接触线时在某一点脱弓,这样,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