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宋庆龄的孙中山论述探究孙中山作为20世纪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在他去世之后,不同政治派别基于各自的政治立场,根据其政治需要,对于孙中山的事功与思想,就有了各自不同的言说,塑造出颇具差异的孙中山形象。其中,宋庆龄因其特殊的身份,其言说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孙中山形象的建构。这些阐述随时代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亦可见其一以贯之的脉络。宋庆龄的孙中山论述,也折射出她自身思想发展的轨迹。系统梳理这些阐述与时代的互动关系,并将之与政界、学界对孙中山的论述进行对比,或可从一个侧面加深对宋庆龄与孙中山的认识。一宋庆龄1915年与孙中山结合后,一身兼任妻子、学生、助手多重角色。在孙中山晚年"以俄为师"改组国民党等诸多政治活动中,宋庆龄并非完全消极被动,而在一定程度上积极辅助配合孙中山的政治举措,促进事态发展。根据既有资料,孙中山对宋庆龄的倚重无可置疑;但孙中山生前,宋庆龄一直居于幕后而不为人所知,在国民党内亦未曾有任何实际安排,也是不争的事实。宋庆龄实现角色转换,得到国民党内同志及社会民众的认可,获得对孙中山事业与思想的权威阐释权,从根本上而言还是来自孙中山临终前的嘱托与安排。对孙、宋结合,国民党内不少人持有异议,胡汉民、朱执信甚至还当面向孙中山"诤谏".[1]1922年6月孙中山羊城蒙难,宋庆龄临难应变的大智大勇,为自己赢得了声望,令国民党内开始对她刮目相看,"不但承认她是'总理夫人',而且对她十分尊敬了".[2]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作政治嘱托,并分别在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嘱上签字。由于对宋庆龄的未来处境放心不下,他用手指着宋庆龄对何香凝嘱托说:"彼亦同志一分子,吾死后望善视之,不可因其为基督教人而歧视之".[3]孙中山的临终嘱托,自然极具分量,何香凝也不负所托。1925年4月12日,上海10万市民追悼孙中山大会,何香凝在演说中高度称颂宋庆龄,"夫人之精神与劳苦,为吾辈所当敬爱,先生日语夫人,盼同志继续努力革命。今先生死矣,夫人尚在,我辈当念先生之言,随夫人之后共同奋斗。"何香凝以其国民党元老的身份,在此明确将宋庆龄定位为孙中山事业与思想的继承者。1925年12月25日,经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广东省党部投票正式选举宋庆龄为国民党二大代表。1926年11月4日国民党二大第一次会议,汪精卫提议宋庆龄担任主席团主席。1月8日宋庆龄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说,1月16日高票当选为第二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月22-23日在国民党二届一中全会上她被推选为特派驻上海的中央执行委员。[4]至此,经过国民党组织程序,宋庆龄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并确立了其政治地位,成为孙中山事业与思想颇具权威的阐释者与继承者。二1925年6月9日,宋庆龄发表《为"五卅"惨案对上海〈民国日报〉记者的谈话》,这是其首次就时事公开表述政见。她在谈话中表示:"外间对学生主张打倒帝国主义颇有误会,不知此即孙先生四十年革命目的之一。对内推翻满清帝制,对外反抗一切强权与侵略,皆是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孙先生生平但知目的,不问手段;但知是非,不顾利害,尤反对调和".7月2日发表《为力争两广关余向英帝国主义斗争的孙先生》,谓:孙中山"明知列强必以武力恫吓,而卒毅然行之者,一以公理所在不能屈于威武,一以国人习于帝国主义之侵略久而忘之,欲以独力反抗,唤起民族之自决与世界之公道","有英国访员见先生,问以如列强阻止其截留海关收入之计划,先生是否将与列强宣战。先生答曰,吾虽不能胜此武力,然败于列强亦为荣幸".宋庆龄进而阐发道:"先生在广州一隅,仅凭公理民气与列强之武力相周旋,英美舰队林立,始终不为所屈……然中国人之不可侮,帝国主义者武力之不足畏,先生已以身作则昭示吾人矣。"此两文发表于"五卅"运动的反帝风暴之中,后者直接为声援中共发动的"省港大罢工"而作,因而特别强调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的一面,极具现实针对性。宋庆龄对孙中山思想作出系统阐释,是在1927年7月汪精卫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公开"分共"前夕用英文写成、7月18日在汉口发表的《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宋庆龄在"声明"中一方面阐释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要义:"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在我们的革命中是基本的。从这个主义,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社会价值的分析和他对于工农阶级地位的确定。这两个阶级……是我们力量的基础。他们是建设自由新中国的新柱石";而"三大政策是实行三民主义的唯一方法".另一方面又着力叙述勾画孙中山的贫苦出身:"孙中山是从民间来的。他对我讲过许多早年的事情。他生于农民的家庭。他的父亲种田。他县里的人民都是农民。孙中山很穷,到十五岁才有鞋子穿。他住在多山的地区,在那里,小孩子赤足行路是件很苦的事。在他和他的兄弟没有成人以前,他的家住在一间茅屋里,几乎仅仅不致挨饿。他幼年吃的是最贱的食物,他没有米饭吃,因为米饭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