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树之歌》教学设计《树之歌》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树之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树之歌》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组和树木有关的归类识字,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学习目标1、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背诵课文,能够感知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2、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1.多媒体课件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11种植物的图片。激趣谈话:你喜欢树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几种树。(学生读出名字。)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它是什么树,有什么特点?”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杨树高大挺拔。3.过渡:同学们,这些树朋友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树之歌)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1、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视频,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树朋友。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树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2)讲解生字(3)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A左右结构、左窄右宽B这些汉字都是木字旁,表示属于草本类,与植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4)指导书写。①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它是怎样写的。②教师指导书写。(明确笔顺,示范书写)③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1)去拼音认读生字。(2)找朋友。(老师手里拿木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吾、同、风、公、白、华”。口令:我是枫树的枫,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风”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3)编字歌。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课件出示“梧桐”的“梧”——木字旁遇到“吾”,伸出手来交朋友,“梧、梧、梧,梧桐的梧”。其他生字都用这样的句式编字歌。)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三、课文讲解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1)《树之歌》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请仔细体会。(2)《树之歌》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丰富,一共描写了几种树木?1.分句朗读,讲解课文。(1)齐读第一句,思考:“梧桐树叶像手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梧桐树叶像手掌,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像什么?(2)齐读第二句。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3)齐读第三句。思考: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4)齐读第三句。思考: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活化石?2.同桌合作对读课文。四、情感体验齐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五、拓展:说一说你知道树还有哪些?六、知识延伸:课件出示三句和树有关的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指名让学生大致理解意思,教师补充说明。七、布置作业你是不是认识了很多树,请画出你喜欢的一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八、板书设计树之歌杨壮《树之歌》教学设计2【教学设想】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生试着读好课题。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都介绍了哪些树?每种树有什么特点?)3、师引导: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认识不同的树吧!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1、朗读课文我能行。正确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练读第1句谁能把这一句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①学生自读,边读第一句,边圈画出本句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杨树、榕树、梧桐树、手掌、壮”。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壮”是三拼音节,“杨、榕、桐、掌、壮”是后鼻音,“掌、壮”还是翘舌音。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