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高中物理复习天津市教研室物理室高杰要学好物理必须注意物理学的两大特征:物理概念学习与物理思维方法一、考生答题典型问题《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针对高考,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高考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那么,在高考物理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应该用新课程理念指导高中物理复习,在分析学情和教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复习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考生的答卷是我们平时教学及复习教学的一面镜子,能反射出教学的成功与不足。因此,下面我从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物理试题考生作答的两个典型错误,谈对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图1例1:2007年高考理综(天津卷)物理第20题,题目是:、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1所示位置停止。假设这一过程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中水银的内能增量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中水银的内能增量C.和中水银体积保持不变,故内能增量相同D.和中水银温度始终相同,故内能增量相同该题以考生熟悉的水银气压计为物理情境,考查了物体的内能、做功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等知识。地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本题思维的切入点应从功能关系的角度展开,该题中大气压做正功,而水银所受的重力做负功。由于进入两管内的水银体积相同,所以大气压对进入两管中的水银所做的功相同,又由于管的玻璃泡高于管,管中的水银克服重力做功比管多,所以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因此选项是正确的。该题得分率仅有0.21,成为最难的题目之一,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很多考生面对新情境的问题,无从下手,不能从功是能量变化量度的角度解答此题,或者是不能对大气压力和重力做功作出认真的分析,导致错解。其实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类似的例子同学们接触过很多,如以下两题:AB图2题1:两个半径相同且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铁球,A放在水平桌面上,B用细绳悬挂在空中(如图2所示),两球初始温度相同,若使两球末温相同,哪个球吸收的热量多?题2:图3中容器A、B各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轻活塞,活塞下面是水,上面是大气,大气压恒定。A、B的底部由带有阀门S的管道相连,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原先A中水面比B中的高,打开阀门使A中水逐渐流向B中最后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ABS图3A.大气压力对水做功,水的内能增加B.水克服大气压力做功,水的内能减少C.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增加D.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不变例2:2007年高考理综(天津卷)物理第22题第(1)小题,题目是: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该题考查的是分度游标卡尺,要求考生熟悉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尤其要掌握游标尺的最小分度值,还要清楚有效数字的位数。准确读出50分度该游标卡尺的读数。本题深入考查了学生对游标卡尺的掌握情况,如果不认真做实验,没有真正弄清原理,是不能解对此题的。从300份试卷的抽样统计数据看,该题的得分率仅有0.31。考生的典型错误是没有真正理解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和测量的精确度,没弄清该卡尺准确到,根本不会准确读取数据;另外游标尺上的“”刻度正好和主尺刻度对齐,很多考生漏掉有效数字“”,将4.120cm,误认为是4.12cm。基本仪器的使用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对于游标卡尺考生并不陌生,本题是教材上示例(10分度和20分度)的拓展,进一步考查了学生对游标卡尺测量原理的理解。50分度游标卡尺也应该是学生接触过的,教材在介绍了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10分度和20分度尺的读数方法之后,以思考问题的形式呈现了类似的问题:有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度为49mm,它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1mm相差0.02mm。你能说明这种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吗?用它测长度可以精确到多少?从以上考生答题中的两个典型问题不难看出,很多考生对于平时熟悉的问题,在高考试卷中赋予新的情境或适当拓展就不能解决。为什么考生不能将平时掌握的模型迁移高考试卷中来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根据教学录像,找到可供思考的现场,聚焦某一方面的学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