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湖南省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大力实施万企联村工程,构建命运共同体、产业联合体、服务共享体全省以“万企联村、共同发展”为载体,广泛组织民营企业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智力扶村、捐助帮村等形式,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学,引导支持民营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结成命运共同体、产业联合体、服务共享体,同心合力帮助脱贫致富。全省共有6800多家民营企业对接行政村9800多个,投入各类资金450多亿元,实施项目7100多个,覆盖全省1100多个乡镇、1400万农业人口。(一)强化社会责任,构建命运共同体引导民营企业增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同贫困村、贫困户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构建命运共同体,携手脱贫奔小康。一是宣传引导民营企业先富帮后富。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动员全社会尤其是民营企业等先富群体广泛参与扶贫事业,倡导先富帮后富、八方助一方,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湖南省出台“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召开全省工商联大会,向全省民营企业发出了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的倡议书。组织全省2000多名民营企业家收听收看全国“万企帮万村”电视电话会议,并在电视、网络、报纸等主流媒体平台开辟专栏,大力宣传扶贫事业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形势,报道弘扬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先进典型。开展“优秀组织单位”“先进参与企业”“示范村”(项目)“典型案例”等评选表彰活动,让积极参与社会扶贫的民营企业家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社会上受尊重,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引导民营企业在扶贫开发中展现担当、体现作为,先富帮后富,同心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创业带就业。就业难是制约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精准扶贫关键在促就业。民营企业扎根农村、点多面广,大多是“草根”创业者,是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主渠道。湖南省制定并出台《关于加强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意见(试行)》等文件,积极推动资金、财税、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等扶贫政策落地,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投奔贫困地区创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业,提升扶贫对象自主发展能力,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效果。目前,湖南省重点贫困地区湘西自治州34.37万贫困劳动力中已累计转移就业20.68万人。23家民营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落户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带动2万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三是机制激励民营企业主体帮个体。民营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家庭是农业生产主体。解决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市场的矛盾,必须依靠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联系起来,“抱得紧”才会走得好。企业联系帮扶贫困户是最有效的方法。湖南省创新精准扶贫联动机制,推动民营企业与贫困户“认门结亲”,确保扶贫扶到“点子上”和“根子上”。全省建立了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统战部部长联点制度,逐步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27个党政部门共同参与,2000多人的“专家顾问团”进行专业化服务和指导,1600多个扶贫开发项目实现网上发布和对接,30个省级示范项目、5个示范区典型示范。通过长效激励机制的建立,推动发展能力最强的市场经济主体与发展需求最迫切的农业生产个体之间有效对接,通过产业共创、项目共营与利益共享,实现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民营企业与扶贫对象协同发展。四是平台服务民营企业产业兴家业。企业发展靠产业,脱贫致富靠“家业”。以产业兴家业是脱贫的根本途径。民营企业组织和引导贫困户参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开发,贫困对象借助产业服务平台,提高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能力,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的根本性转变。湖南省在分析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搭建了信息平台、专家咨询平台、党建合作平台、助学就业平台、光彩事业平台,对参与扶贫活动的6800家企业进行产业、规模与地域分类,筛选出400多家重点企业,有针对性地引导重点企业将产业辐射到贫困村,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土地经营权入股等途径,建立民营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家庭收入快速提升,形成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二)突出产业扶贫,构建产业联合体湖南省按照“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充分发挥大型上规模企业的示范作用、涉农企业的辐射作用、中小微企业的骨干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探索了龙头带动、股份合作、电商扶贫、乡村旅游、培训造血、党建引领等产业扶贫模式,构建了企业与贫困户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产业联合体。近三年,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