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本文就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6月期间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9例。对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治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法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不同疗法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少于参照组,心绞痛的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具有显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表现,患者是因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致使管腔狭窄而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症状,从而引发心绞痛症状;冠心病心绞痛也是诱发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有严重威胁性[1]。为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对我院2016年上半年收治的部分患者注射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效果已获得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做如下汇总:1基线资料及方法1.1基线资料数据此次研究是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总数为98例,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2]。按照抽签法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9例。实验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22例;年龄分布在41--71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8.6±4.1)岁;病程在0.5--4.5年之间不等。参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4例、25例;年龄分布在43--74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9.3±4.4)岁;病程在0.4--4.8年之间不等。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研究可比性。排除标准:将严重肝肾肺功能不全者、出血倾向者以及精神疾病者予以排除。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所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1.2方法参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治疗法,口服阿司匹林、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降脂药物等,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在心绞痛发作时为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静脉滴注硝酸异山梨酯。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取200mg丹参多酚酸盐与500ml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5%)混合,静脉滴注给药,每日1次。两周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后比较疗效。1.3疗效判断标准[3]经治疗,患者每周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在80%及以上,心电图显示ST-T段恢复至等电位线,则为治疗显效;患者每周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在50%--80%之间,心电图显示ST-T段的恢复程度在1.5mm以上,则为治疗有效;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心电图未见明显好转,甚至加重,则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4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胸闷、头晕、低血压、皮肤瘙痒以及下肢水肿等。1.5统计学方法整理研究数据,核对无误后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检验,心绞痛发作为计量资料,以均数±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行卡方值检验;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研究结果2.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71.43%,实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间表1。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492422393.88%(46/49)参照组4911241471.43%(35/49)2.2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参照组,持续时间对比参照更短,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P<0.05;详见表2。表2: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s)组别例数发作次数(次/周)持续时间(min/次)实验组49治疗前8.2±1.57.1±1.6治疗后4.0±0.6ab2.3±0.5ab参照组49治疗前8.4±1.67.0±1.4治疗后5.9±0.9a3.9±0.8a注:a为与治疗前比较P<0.05,b为与参照组比较P<0.05。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性不良反应,所出现的不适症状均可自行缓解。实验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