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创新邓倩新数字技术在当下社会运用已普及,大数据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并渗透到我们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指容量巨大、涉及面广、种类丰富、更新速度极快、可从中挖掘潜在价值的数据库。大数据具有海量、多样、高速、价值等特点。大数据的普遍应用都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手段,利用大数据挖掘现有数据背后的信息和价值显得更为重要。根据国家要求和文件精神,高校一般成立有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统筹负责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需要面临全新的挑战,对于工作方式以及模式需要进行更加深入思考。关于大数据在资助工作中的使用方式和价值,都是需要进一步考量和评估。因此,结合大数据综合认定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制定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定标准,依托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分配助学资源,是实现精准资助所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一、资助工作大数据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一)数据信息归口繁杂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以及精准资助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越来越重视资助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然而高校每个部门均有海量的数据资料,各类共享信息不断进入数据库,而前期建立的数据库由于系统多、数据来源多元,且系统之间缺乏兼容性,不能实现高效便捷的信息交互,导致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遇到困难和挑战。繁杂的系统一方面需要去学习操作,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各个系统的维护更新也是拉低效率的原因之一。(二)数据采集标准不一高校采集信息的渠道众多,但各个渠道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缺乏系统的整合和处理,使得某些数据在不同渠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直接降低共享数据的应用效率。(三)数据库利用率低下高校对学生家庭经济、生活信息等的采集、利用仍然停留在收集和累计阶段。尽管开通困难生认定的功能,但采集后的数据只停留在查询阶段,缺乏对数据的梳理、整合、分析和运用。(四)信息门户表面化高校运用的信息化系统不能及时更新,存在将传统的工作方式迁移成信息化载入,将“纸质版”变成“电子版”,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建立新的机制、管理和运作模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靠个人申请、家庭所在地出具证明和学校评定小组的主观认定,但一些学生在家庭所在地开出的证明并不能客观地评定其家庭经济状况,评定小组也不能完全客观地评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经济状况,部分学生通过夸大家庭贫困程度、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以获得资助名额,而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因为自尊心等问题不愿意把家庭经济状况暴露在老师面前,不主动申请甚至拒绝资助。这些真实信息,仅凭辅导员一个人是不可能在短短的评定周期内去了解、核实的。因此高校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评定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使“伪贫困”及时被发现,从而实现资助的有效性。二、大数据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创新应用(一)建立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评估体系目前,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学生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一卡通”的使用和消费数据,建立日常监控与消费预警,如饭卡信息、购物记录等信息,更准确地辨识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通过监控学生的校园行為,如上课出勤情况、晚归情况、第四课堂参与活动、课外竞赛参与情况、学习成绩、在校期间获奖情况、获资助情况、助学贷款等信息,将其转化成可视化数据,更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能力、消费情况等,融合学校的图书馆、门禁、一卡通等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将校园大数据的信息共享在学生管理系统上,为各部门提供参考,借助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手段,更好地促进资助育人工作。(二)建立家庭经济情况量化评价体系明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建立动态数据库。体系的建立可以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通过与有关机构相结合实现信息共享互通,及时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类信息,高效精准定位到受助人。(三)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生出于自卑等心理,致使他们无法享有应有的资助。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在校生活轨迹都能通过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有效整合,为学校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了可能。(四)开拓发展性资助途径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跟踪与记录,高校可以将大数据管理优势延伸至其他资助领域,通过毕业后的追踪情况来有效引导并管理资助工作的规划、实施、监督,在学生毕业后的创新创业等其他方面给予政策范围内的资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应该在育人为本的理念下,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为资助育人工作开拓新局面。(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全文完-